聚焦淅川生态经济篇:绿色产业引航经济转型

2014年10月17日 09:16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淅川10月17日(罗森 王京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通水在即,举世再次将目光闪亮聚焦于世纪工程水源地、天下第一渠首所在地——豫西南边陲淅川县。 

  62年前,一代伟人毛泽东登临邙山,畅想滔滔黄河调水北方,62年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丹江,从此南水北去3000里,惠及湖北、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等沿线城市,将有效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局面,为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发展提供引擎并持续供血。

 

  淅川县县长赵鹏在调研荒山绿化工作。中国经济网王京波摄 

  奉 献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省淅川县先后移民逾40万人,淹没土地近5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8.5万亩,各类经济损失无法估量。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3000里碧水之源淅川县,为国家利益作出了巨大牺牲。而且还将长久地影响当地经济生态,影响工业、农业、渔业及林业,影响交通业、运输业,影响到经济领域的每一个角落。

  转 变 

  不变就没有出路。不仅没有出路,还会陷入经济疲软、百业不兴的怪圈。不转型便成为静水围城、经济“鬼城”。

  经济亟需转型的“突围”之谋在淅川渠首酝酿、发酵,并响彻在这集历史风流和改革转型机遇于一体的楚国始都,回荡在这三省交界、七县通衢的丹江渠首。

  在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的关心和关怀下,在河南省委、政府以及南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下,淅川县委、政府立足现实掣肘,立足经济短板,立足交通受限,重新统筹规划,坚定信念,筚路蓝缕,大步跨向经济转型之路。

  向绿色经济要效益,向生态经济要效益,向林业经济要效益,向旅游经济要效益,向养老、休闲经济要效益,向电力经济要效益……淅川县干群紧抓历史机遇,积极推动、转型经济发展模式,一场旨在改变淅川经济发展模式、改善民生、发展民生的华美大幕徐徐开启,渠首经济圈开始浓墨重彩构筑蓝图,并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省经济圈的最终形成以至发挥作用形成“凤头”效应,为沿南水北调中线主干渠河南绿色生态旅游经济带先期发力,为最终打造纵贯河南全境,纵览伏牛山、太行山壮丽美景带动各项产业促进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作用。

  然而,在确保淅川“蓝天碧水”以永续北送的历史重任和担当下,淅川县牺牲了工业经济、农业经济、招商经济等等,在“南水”成功“北调”之后,淅川县将迎来工业经济停顿的“后调水”时代,那么,淅川该如何发展县域经济和民生?如何转型经济发展模式?淅川在经济转型中会面对哪些困境?淅川又该如何破解该县经济转型和持续发展的“瓶颈”呢?

  在该县倾全力“保水质,迎通水”的重要关头,中国经济网走进淅川县,历经长达一个月深入而广泛的调研、采访,在深切感受到该县人民“忠诚奉献,大爱报国”的大义担当和无私牺牲精神的同时,也对该县经济社会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深切关注,并试图探讨、破解淅川经济转型期的瓶颈和经验。

  发 展 

  “淅川的山美,水美,人更美,‘美丽淅川’是发展目标。我们的经济要向新型工业、绿色生态、特种林业、特色农业、休闲养老产业转型。”淅川县县长赵鹏接受中国经济网采访时如是说。

  10年来,淅川县关停并转可能污染水源的企业350家,否决大型建设项目40多个,给企业和县财政带来致命影响;取缔4万余箱网箱养殖,更直接影响到库区数万渔民生计,导致“依水养渔”的发展方向戛然而止;守着大水库,可干旱给当地农业带来沉重打击。

  污染企业全部关停了,网箱养殖全部取缔了,土地湮没水下55 万亩,移民管理亟需完善,而且,16个乡镇的山地区域被日益严重的石漠化困扰,困难重重,淅川到底该如何发展民生?

  淅川县积极探索经济转型新路。立足于特殊的地理地貌特征,淅川县很快将发展思路定位于全力打造“美丽淅川”这个总体蓝图。

  长袖善舞的“引航者”带领淅川人用“绿色”把荒芜变成了生态屏障,实现了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的双赢;用“绿色”长袖把淅川的美丽“舞”出了精彩,并进而起到“招蜂引蝶”的良好局面。

  在新型工业上,一系列生态项目积极上马:淅水集团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实现达标排放;2015年将投产的中原轻工创业园项目,主要生产环保型产品,届时销售收入可达60亿元;九龙公司也将建成年产10万吨炼钢增碳剂项目;尤其做为亚洲最大的汽车减震器生产厂家的淅减公司斥资15亿元建成淅减产业园,旨在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已经有60家配套企业入驻园区;福森集团开发的锂电池项目,迅速形成新能源产业集群……

  值得一提的是淅川本土企业在政策的激励下开始积极转型,取得良好成效。 金戈利集团是一家经营金属镁业、汽车配件、金银制品等产品的县内骨干企业,近年来转身发展有机茶产业,先后投资5000万元建成万亩茶业基地。目前,已栽种龙井、中茶、安吉白茶等优良品种10000余亩,并配套栽种桂花、紫薇、玫瑰、月季等花木1万多株。

  福森药业集团原是一家以制药和新能源为主的骨干企业,近年来在政策激励下,积极发展金银花产业。2012年以来,福森集团共投资2亿元,带动全县高标准建设金银花种植基地、育苗基地1万余亩,并在厚坡镇建立金银花加工车间一个。

  荆紫关镇亚鑫公司,则由过去以金属冶炼为主转型为以桑蚕深加工为主。2012年春,该公司成立盛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传统优势产业,迅速在丹江沿岸河滩地建起万亩湖桑基地,并上马缫丝厂,集湖桑种植、深加工于一体。

  在绿色生态上,淅川县因地制宜,化腐朽为神奇,把荒山点绿,把沟壑扮靓,把植被铺开。以建设“两圈”(环库生态圈、环城生态圈)、“三区”(城区、镇区、村区)、“四园”(凤凰山城市森林公园、渠首湿地公园、寺峰山森林公园、猴山森林公园)、“五线”(高速公路、快速通道、国道、省道和县乡道)、“六带”(鹳河、淇河、丹江、刁河、滔河和沿南水北调主干渠绿化带)为重点,构建全县林业生态建设网络体系;对35万亩库区消落地,栽植垂柳、杨树和毛竹,打造集生态治理与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环库生态净水长廊。

  在特种林业上,该县实行合同化造林治理荒山53.2万亩,封山育林12万亩,退耕还林7.4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由“十五”末的32.8%增加到现在的45.3%,营造林和新造林合格面积连续6年居全省县级第一;对库区35万亩消落地,实施水草带、芦苇带、垂柳带等“五带”生态建设,库区沿岸生态景观带正在形成。

(责任编辑:秦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