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大连10月29日讯(记者苏大鹏)大连大窑湾一期、二期、三期的三大国际集装箱码头围网将被打开,实现集装箱码头区域上统一,多年来被广为诟病的大窑湾集装箱码头物流功能布局先天不足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中国经济网记者从大连市港口与口岸局获悉,将于11月5日实施的《大窑湾集装箱码头优化功能布局调整意见》推出“三统一”、“一优化”四项改革创新举措,集中破解一批影响口岸集装箱运输发展难题,大幅提升集装箱码头通关和物流转运效率。
据介绍,打开以往分隔在大窑湾三大码头之间、严重制约区域内的物流运转的围网,在三个码头之间设置“互联互通”通道,这等于对大窑湾口岸集装箱物流布局进行了重新设计,一下子将三个码头的港口作业区内部打通,使整个大窑湾集装箱码头区域能够“整体”进行集约化物流操作。同时,集装箱码头区域关区代码也得到“统一”,为船公司和进出口客户提供方便。此外,集装箱码头区域进口提箱(货)政策得到“统一”之后,在口岸查验单位监管指令齐备条件下,大窑湾一期、二期、三期集装箱码头进口集装箱可以24小时提箱(货)。
实现三大码头三个“统一”的同时,大连还对大窑湾集装箱码头出口部分流程进行优化调整,一是出口集装箱货物集港时间由原来的船舶到港前24小时延长到96小时。二是在港内专门设置出口查验场地并进行配套,实现出口查验“集约化”。三是在报检做法不变前提下,实施了海关“入港报关”,降低了监管风险。四是在实施了海关“入港报关”中,不搞“一刀切”,按有利于口岸集装箱发展原则,因地制宜,为部分特殊种类集装箱货物“量身定做”操作规程。五是总体收费水平有所降低。大连港集团和集装箱场站协会公开承诺不因本次调整“搭车涨价”,并对外公示收费项目和标准。本次调整可使约三分之一的外拖集装箱将不再在集装箱场站“落地”,据测算,平均每个集装箱降低费用约100余元。六是对相应的信息系统和部分技术装备进行了更新改造,为口岸智慧化建设做了一些准备。
大连市港口与口岸局局长高连介绍说,通过三个集装箱码头区域“统一”,使得集装箱中转业务得到“松绑”,大窑湾集装箱码头区域内的集装箱调转自如,中转成本将得到降低。据他介绍,通过“统一”三个集装箱码头区域关区代码,可有效防止以往船公司报错关区代码带来的后续极大不便,方便了口岸客户申报进出口信息。通过三个集装箱码头“统一”实现24小时提箱(货),又改变以往只能在工作日白天提货的现状,让客户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进度,制定提货计划,为产业链相关客户提供便捷的通关服务。
大连大窑湾集装箱码头近年来发展迅猛,其一期、二期、三期3大码头拥有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集装箱泊位,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连续3年实现高速增长,去年更是成功突破1000万标箱。高连说:“我们此次出台这个调整意见中的各项举措,都是针对相关企业和单位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这些举措将加强集装箱枢纽港建设,有力提升大连口岸综合竞争力,有力促进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东北地区新一轮改革振兴”。
(责任编辑: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