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湖北荆州:抓住机遇壮"龙腰" 用大产业打造钢筋铁骨

2014年11月26日 08:4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荆州11月26日讯(记者魏劲松) 拥有483公里长江“黄金水道”的荆州,是长江经济带这条龙的“龙腰”。荆州不振兴,龙就难以真正舞动起来。为此,荆州实施了“壮腰工程”,从打通交通瓶颈、提升软环境、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为自身强筋健骨,成为舞活长江龙身的“引擎”。

  11月21日,长江中游湖北荆州港松滋港区车阳河综合码头一派繁忙,湖北宜化松滋肥业有限公司出口巴基斯坦、印度等地的磷肥产品正在装船。松滋肥业公司负责人胡智告诉记者,“公司投资16亿元建设的磷酸二铵项目已正式投产,随着车阳河码头建成,每年300万吨产品和原材料实现了本地进出,可节约运输成本1000万元。”

  拥有483公里长江“黄金水道”的荆州,占湖北近一半的岸线资源。2011年11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在荆州召开“壮腰工程”现场会。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说:“武汉是龙头,宜昌是龙尾,荆州就是龙腰。荆州不振兴,湖北腰杆不硬,长江经济带这条龙就难以真正舞动起来。”

  今年初,随着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壮腰工程”真正成为舞活长江龙身的“引擎”。荆州市委书记李新华说:“国家提出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支撑带,国家战略和省级战略的叠加为荆州逐步建成长江中游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推进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提供了黄金机遇。”

  实施“壮腰工程”,荆州从打破交通瓶颈破题。三年来,全市共完成高速公路、港口、铁路项目建设投资251亿元,为“十一五”期间交通投资总额的2.2倍。目前,引江济汉工程实现通水通航,长江中游与汉江中游间新的千吨级航道已经形成,荆江航道主航道通航水深也由3.2米增加到3.5米,长江中游枯水期阻碍船舶通航瓶颈即将被打破。随着荆州港盐卡多用途码头、江陵石化码头等一批专业化、机械化码头的建设,荆州港年吞吐能力由3500万吨增至7070万吨,外通内畅、便捷高效、功能完备的现代综合交通物流体系初步建成。

  与此同时,荆州的软环境也不断提升。荆州实现了信息对接、产业对接、环境对接、政策对接,全市清理减少行政权力事项1413项,下放行政审批权138项,工业项目审批环节由67个减少至23个,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时间缩短到45天。

  随着交通物流瓶颈的缓解和发展软环境的优化,荆州的综合优势日益凸显,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此汇聚。中国银行荆州分行副行长周建峰告诉记者,“壮腰工程”吸引了大批优质企业在荆州投资,本地企业也不断成长,3年来该行给企业发放的贷款已经达到了73.5亿元。华讯方舟、伟特电子、中联重科、宜化肥业等一批龙头型、基地型产业项目落户荆州,壮大了产业规模,延伸了产业链条,实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无中生有、变小为大、聚散为强”。

  “壮腰的核心就是要用大产业打造荆州的钢筋铁骨。”荆州市市长李建明介绍说,越来越多的企业渐次转移落户,给荆州更大范围配置资源、更合理进行产业布局带来了新契机。如今,从松滋车阳河至洪湖新滩的滨江两岸,荆州启动了沿江大开发战略,工业新区、现代新港、滨江新城陆续开建。3年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70%,居全省前列。

  数据显示,“壮腰工程”实施以来,长期低谷徘徊的荆州,实现了从奋力爬坡到逐步进入快车道的重要转变。

   

(责任编辑:秦静)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