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深圳将放开医疗服务市场 外资可独资办医、医师可多点执业

2014年11月26日 22:03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深圳11月26日讯(记者杨阳腾)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许四虎在26日举行的《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征求意见稿)》解读会上说,该《条例》规定了医师多点执业制度,深圳将全面放开医疗服务市场,外国法人可以举办独资、合资、合作形式的医疗机构,解决当前医疗资源不足、民众看病难问题。

  该《条例》将是中国首部医疗法规。许四虎称,近年来,深圳为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绩。医疗卫生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的零散、滞后、缺位等问题日趋显现,并影响了深圳医疗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结合深圳实际和医改方向,通过特区立法予以完善和突破,促进深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率先制定一部符合深圳实际的地方性医疗行业管理法规十分必要。

  据悉,《条例》利用深圳经济特区的立法权,在医疗资源配置与保障、分级诊疗、患者权利义务、医患纠纷处理、医疗损害鉴定和行业自律、监督管理等方面,作了创新性规定,并在不违背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在社会办医、医疗机构主体资格和执业登记、医师多点执业、医疗责任保险、法律责任等方面,结合深圳实际,对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作了一些突破。

  在社会办医方面,许四虎介绍,《条例》规定全面放开医疗服务市场,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和个人均可在深圳投资举办医疗机构,并扩大外商投资举办医疗机构的形式,外国法人不但可以举办合资、合作形式的医疗机构,还可以举办独资医疗机构。

  许四虎称,《条例》将医疗机构的主体资格登记与经营资格许可分离,取消卫生行政部门关于医疗机构筹建批准(即设置审批)事项,并与商事登记制度相衔接,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办理主体资格登记,卫生行政部门仅负责审批医疗机构的经营资格(即执业登记),提高审批效率;医疗机构的股东或设置人除直接投资举办医疗机构外还可以依法通过出资转让,进入或退出医疗服务市场,实现资本合理流动,理顺社会资本进入和退出机制。

  在医师多点执业上,许四虎介绍,《条例》规定了在深圳注册的医师,执业地点即为深圳市,可以在深圳范围内任何一家医疗机构执业。医疗机构应当与医师就工作时间、薪酬待遇、发生医疗损害赔偿的法律责任承担、购买医疗责任保险等事项进行书面约定。深圳市外具有副高以上医学专业技术职称的医师,经备案后即可在深圳范围内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

  他说,《条例》目前还在征求意见阶段,也还各方进一步论证、评估和讨论,他希望能集各方智慧,共同为深圳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制定一部科学、完善和可操作的地方性医疗法规。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