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精河县:以园区为引擎 驱动经济全力开行

2015年12月02日 16:01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乌鲁木齐12月2日讯(记者查燕荣) 中国经济网记者近日来到“枸杞之乡”精河县看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夜景更是美轮美奂;企业纷纷落户园区,当年建厂当年投产;农民变身产业工人,百姓安居又乐业;构成了一副和谐生动的图景。近年来,精河县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准确把握区位、交通、资源三个优势,实施规划先行,创新驱动,确立了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成功应对了经济下行压力,县域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2014年精河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52.28亿元,相较2010年增长了1.75倍,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12348元,实现了“一年快起步、三年翻一番、五年大变样”的目标。

  规划先行 抢抓机遇 制定经济新的增长点

  精河县以"精河河"得名,素有"中国枸杞之乡"的美称。也是北疆地区重要的优质棉基地之一。曾经的古丝绸之路北道重镇,现在则是北疆交通要冲,312国道、奎赛高等级公路、第二亚欧大陆桥、精伊霍铁路穿境而过,地处两个国家一类口岸--阿拉山口口岸和霍尔果斯口岸交汇处,成为了东联西出、西引东进的黄金枢纽,优越的区位优势为精河发展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11年,精河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工业强县”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以园区为平台,加快产业聚集。近年来,精河县依托丰富的棉花资源以及连接阿拉山口与霍尔果斯两个口岸的交通区位优势,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延伸棉花产业链条,做大做强棉花产业。

  2014年7月,精河纺织服装产业园被列入自治区规划的“三城七园一中心”, 精河县抓住这一机遇,启动编制《精河县纺织服装产业10年发展规划》,明确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目标。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了9.9平方公里的园区总体规划和3.5平方公里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突出产品结构的多样性,扩大环锭纺、高密纺生产规模,延伸发展针织、家纺、地毯、卫材、服装加工等产业链,实现棉花资源更好地转化,着力以外向型纺织服装产业为主的发展思路,推动精河县棉花产业集群发展。

  换位思考 倾心服务 帮助企业发展壮大

  “精河工业园区生活区明年开春一定要启动,学校、幼儿园、社区要先建,以便及早解决企业员工的后顾之忧,政府承担的责任决不能让企业承担,给企业增加不必要的成本。”近日,记者在精河县2016年经济工作发展思路务虚会上听到该县商信委汇报园区工作时谈到让企业出资参与建设生活区时,县委书记尤占军如是说。精河县换位思考,为企业着想,倾心服务帮助企业发展壮大的理念贯穿至县委政府每一位领导和干部。

  精河县坚持推行园区服务组“一线工作法”,实行“专人承责企业、直通帮办手续”,对项目立项、规划、环评各环节全程跟踪,一包到底,打破常规,确保重点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驼露地毯厂是今年落户精河的一个重点招商项目,实现了当年建厂、当年投产、当年见效。公司董事长刘保平深有感触地说,精河县党委政府领导工作效率高、思路眼光独到、懂经济抓落实,让我们企业在举棋不定的时候,坚定信心落户精河。

  刘保平给记者讲述了落户精河县的经历,此前他在山东威海地毯厂生产的产品在新疆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公司一位兼职设计师巴哈提的家在新疆精河县,一次偶然的机会县委书记尤占军通过巴哈提了解到这个企业后,直觉上感到这个企业非常符合精河的纺织服装产业。今年1月18日,由县委书记尤占军带队来到威海昆鹏地毯厂考察,和刘保平交流了一个多小时,在沟通的过程中,尤占军书记把新疆关于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政策以及落户精河的优惠政策和机织地毯厂在新疆发展的优势和劣势都做了透彻的分析,这让刘保平感到这个书记确实不一般,深谙经济理念超前,他决定来精河看一看。

  刘保平告诉记者,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时,他们的企业也想抓机遇把企业做大做强,去年他在南北疆已考察过,由于精河园区盘子小、设施不太健全,刘保平当时压根没考虑精河县,但是县委书记在招商时的亲力亲为和务实作风打动了他。1月24号刘保平来到了精河县考察,精河县政府早就为他们量身定做了企业发展规划,更是为企业落户精河工业园算了一本经济账,分析精河县优势,通过比较让投资商坚信在精河投资成本低,发展前景好。这让刘保平打消了顾虑,当即签了投资合同。当刘保平提出地毯厂投产后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该如何解决时,精河县政府已早有准备,当即组织了300多人的见面会,并提出分批分期到威海的工厂去培训,所有培训费用均由精河县负责承担,县里科级领导还跟班进行管理,工厂也有精河县代建。“新疆的冬天很冷,精河县以情招商、用心招商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增加了我们干事创业的信心。”刘保平说。

  “跳出”纺织 敢于创新 推进产业集聚

  精河县作为北疆地区重要的优质棉基地之一,棉花种植面积始终保持在100万亩以上,年产皮棉超过15万吨。精河纺织工业园被纳入自治区“三城七园一中心”后,精河县领导头脑清醒,没有盲目全上纺织厂,要求纺纱不能超过120万锭,环锭纺不超过60万锭,避免同质化严重,实施差异化发展。敢于创新,围绕主导产业,合理设计工业园区产业链条,推进产业链式聚集、循环式发展,真正使企业之间、产业之间有机结合形成产业集群。“跳出”纺织做纺织,借助驼露机织地毯打开了路子,跑在了“七园”的前面。

  精河县驼露地毯有限公司以建设“立足新疆、面向西北、辐射中亚”的机织地毯生产基地为目标,计划投资7.2亿元,新建年产500万平方米的机织地毯生产线。目前,该项目一期10台(套)机织地毯设备已投产见效。精河县围绕产业用纺织品,引进了昊城毛纺、晟琭化纤纺织等6家与驼露公司相关联企业落户精河。随着山东汇泉工业有限公司服装加工项目、河南新乡市康贝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卫生材料项目入驻精河工业园,标志着在终端产品上实现了突破,为精河工业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截止目前,精河工业园区入住企业达65家,今年招商引资项目开工71个,解决就业2000多名。

  精河县政府副县长叶家强说,下一步,将充分利用连接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两个一类口岸的交通区位优势,以铁路总公司投资建设的30股道,设计货物吞吐能力达3000万吨的精河火车编组区间站项目为机遇,加快建设精河国际公铁联运综合物流园,抢抓“一带一路”赋予新疆的历史机遇,努力实现工业产品与现代商贸物流产业的快速融合,形成“两园驱动”的发展格局。

  搭建平台 促进就业 农民变身产业工人

  在驼露地毯厂工作的斯拉木江最近很忙,他告诉记者,他原是精河县芒丁乡新庄村书记,换届后,他看到县里的宣传,也了解到了驼露企业的前景,于是动员爱人一起报名参加了第一批赴山东威海的培训,由于斯拉木江学习认真,团结帮助其他学员,回来后马上被委以重任,负责导线车间。斯拉木江说,家里的10亩地已经流转给种植大户了,自己通过培训跳出了土地变成了产业工人,每月有了3000多元的固定的工资收入,这是以前不敢想的。当时有些老乡看到斯拉木江放弃土地,去那么远的地方学习4个月时还骂他是“勺子”(傻瓜的意思)呢,如今看到他的日子越来越红火,大家伙儿都急着给他打电话询问企业还是否需要人了。

  精河县人口14.63万人,富余劳动力2.09万人,自去年年底起,就开展了全县范围内富余劳动力转移纺织服装企业就业意向摸底调查工作,共统计出有意向人数7566名。根据摸底情况,精河县制定了《精河县纺织服装企业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方案》,并积极整合国家、自治区等各类培训项目资金500余万元,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工作,全力保障企业用工需求。

  一是依托本地纺织服装企业的培训资源开展跟班培训。今年计划分28批次对2800人进行培训,目前已完成了11批次1100人的就业培训;二是结合正在建设的纺织、服装、地毯等项目,组织人员赴企业总部开展定向培训。先后组织5批次共计329人到山东、河北等地的纺织、服装、地毯企业实地培训;三是考虑到企业用工长期性需要,投资1800万元,在工业园区内开工建设以纺纱、织布、服装加工为主的人力资源培训中心;四是着手制定外来务工人员户籍改革制度,并以现有存量房为基础,出台纺织企业职工安置优惠政策,对企业技术工人购房给予政策优惠,吸引其他县内乡镇和周边县市的富裕劳动力来园区就业。

(责任编辑:庄彧)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