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京津冀发展报告:北京凝聚力下降 由"虹吸"为主转向扩散为主

2016年04月28日 12:48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8日讯(王子威)今日上午,《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在首都经贸大学正式发布,该报告对三地发展状况及趋势作出了研究分析。报告指出,北京的凝聚力正在衰弱,辐射力则稳步上升;天津的凝聚力上升但辐射力有所下降;河北凝聚力不足但辐射力快速上升。

  中国经济网记者查阅报告发现,北京发展指数各分项得分及综合得分,都远高于津冀。北京综合发展水平在过去十五年间显著提升,辐射力稳步上升,说明北京对区域的影响力在逐步提高,与周边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这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引领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和基础;但与此同时,北京的凝聚力得分正在下降。

  京津冀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祝尔娟解释,由于深受“大城市病”的困扰,如今北京正在由对周边地区“虹吸”为主转为疏解和扩散为主。

  京津冀发展报告不仅给出了三地的发展指数得分,还构建了“支撑力、驱动力、创新力、凝聚力和辐射力”等5个二级指标。通过对三地凝聚力和辐射力的对比分析得出,北京的凝聚力指数得分由2004年的0.9096下降到2013年的0.7640,且在北京发展指数5项分指标得分中最低;而辐射力却在稳步上升,从2004年的0.7776上升到2013年的0.8031,反映了北京已由集聚为主转向疏解和扩散为主的发展阶段。

  天津则表现出凝聚力突出,辐射力不足。在发展指数的5个分指标中,天津的凝聚力得分最高,并呈上升趋势,由2004年的0.5524上升到2013年的0.6416;但天津的辐射力不仅在自身分指标中得分最低,且有所下降,反映了天津仍处于极化集聚阶段,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远未充分显现。

  河北凝聚力不足,辐射力快速增长。在各项分指标中,河北凝聚力得分最低,且呈下降态势,由2004年的0.2878下降到0.2410,反映了凝聚力是河北发展的最大“短板”,经济增长环境亟待改善;而河北的辐射力近年来呈快速上升态势,由2004年的0.2476上升到2013年的0.3626,反映了河北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仍处于经济发展的集聚极化阶段,完善综合环境和增强凝聚力、进而把经济做大做强,是河北的当务之急。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