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6.5亿元造出"最堵立交" "考虑不周"规划决策要不得

2016年09月23日 11:3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近日,在河南郑州,出现了一座“最堵立交”,刚刚通车两个多月的陇海路——中州大道互通式立交桥变成最新“堵点”,1公里的路程,常常要花上半个小时才能通过,广大市民纷纷“吐槽”。

  每天上午8点,正值上班早高峰,中州大道陇海路高架至郑汴路之间已经开始大面积拥堵,沿着机场高速、中州大道方向由南向北,从航海路至郑汴路的滞留车辆绵延了几公里。郑州市民周先生称:“我每天上下班都经过这里,堵上半个小时很正常,严重的时候要1个小时。我还真是头一次见这么堵的立交桥!”

  这座投资6.5亿元的立交桥,本意在实现两条重要交通主干道间的立体交通,打通“十字路口”的困境。然而建桥初衷过于理想化:立交桥只是纵横交错交通体系的一个小小单元,在道路与桥梁衔接过程中,原来的宽阔道路在立交桥处骤然变窄,9车道陡然减为4车道,车辆扎堆,造成了立交桥拥堵。同时不少车主抱怨,立交桥承载了郑州陇海路、中州大道、机场高速、航海路等4条主干道的车流量,通车后车流量猛增,而周围的分流措施却没提前规划好,比如中州大道郑汴路附近的分流车道太少,根本无法消化从桥上下来的巨大车流量,导致互通式立交桥下也拥堵严重。

  据了解,早在项目施工时,郑州交警部门就向施工方指出了其中的“缺陷”,但相关部门并未采纳。郑州市城乡规划局交通规划处处长张卫忠承认,决策之前没有考虑周全:“规划部门可能从工程措施上、工程规划上偏重一些。”

  据郑州市规划局分析,“井字+环形”快速路系统尚未全部建好,道路功能叠加严重;机场高速中州大道沿线分流系统尚未形成,车流过度集中;附近地面道路渠化及配套设施未完善,影响主线交通运行效率等,是造成拥堵的主要原因。

  针对这3个原因,郑州市规划局迅速发布了几个解决措施,包括:加快完成“井字+环形”快速路建设;加快沿线分流交叉道路建设力度;尽快完成节点交通配套设施及路口渠化等。相关部门将力争在10月10日前完成近期工程措施,如上述标志标线、隔离设施、监控、诱导等配套交通设施及路口渠化等。

  城市投资非儿戏,否则给市民带来的就是日复一日的拥堵和财政资源的浪费。表面上看是高额的投资效益适得其反,背后则是相关部门决策和规划的不够周全,这样的失误代价“昂贵”。这次关注度颇高的堵车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反思:如何更好地吸纳辨别合理建议?决策前的论证怎样做得再充分些?城市规划是否能避免“随意”而为?

  一时的道路拥堵可以通过修路来解决,但如果决策程序做不到公开、公正,财政投资做不到科学调研,充分考证,不仅会造成城市建设滞缓,还会再次出现低效投资的遗憾。以民心为代价的城市建设“实验”,还是越少越好。(经济日报 记者夏先清 通讯员王佳宁)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