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新区加强创新平台及服务体系建设

2016年10月31日 09:57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吴陆牧

  左图 重庆高新区内,“创客咖啡”为创业者搭建一个零门槛开放式的创业投资平台。(资料图片)

  右图 重庆高新区IT微企孵化园是专为IT创业人士提供科技指导、项目研发、技术转让、风险投资等服务的平台。 (资料图片)

  下图 重庆高新区国际科技企业孵化园场景。张 桦摄

  摇椅式的电池、自动化视觉检测、智能农业系统……走进位于重庆九龙坡区的“重庆高新区——英特尔联合众创空间”,一系列高新技术产品令人眼前一亮。不久前,这个由重庆高新区管委会与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的众创空间正式投入运营,通过整合英特尔公司线上线下的创新资源,为致力于智能硬件开发的创新创业者提供技术支持和硬件支撑。

  在重庆高新区,类似的科技型众创空间有20多个,入孵企业1000多家。重庆高新区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园区和全国首批科技服务业试点,不久前又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近年来,重庆高新区通过加强创新平台及服务体系建设,集聚资源培育创新创业生态,走出了一条内陆高新区依托创新驱动实现跨越发展的新路子。

  数据显示,目前,重庆高新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4%,是全市平均水平的3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8.3件,是全市平均水平的4.3倍;连续3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重点新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数量位居全市第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新三板挂牌企业总量均居全市第一。

  促进资源流动

  资金、技术、人才、创业场地、知识产权等分散众多的创新创业资源,如何为己所用?这是许多创新创业者都会遇到的困惑。相对于此,怎样让固化的科技资源动起来、把分散的资源聚起来,则是重庆高新区管委会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去年6月,重庆高新区管委会与重庆九龙坡区政府、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共同创建了重庆科技服务大市场,采取“线下实体大厅+线上网络平台+专业市场联盟”的运营模式,着力打造科技资源集聚中心和科技服务创新平台。

  记者在重庆科技大市场服务大厅看到,1600多平方米的场地根据科技大市场的功能定位,不仅分设了科技展示区、信息发布区、创客洽谈区、办件服务区等6个线下服务功能区,还开设16个服务窗口,为创业者提供包括项目申报、审批、科技金融等政务服务,以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商登记注册、重点新产品认定等近20项服务。

  重庆科技服务大市场建立以来,在服务企业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不少企业从中受益。重庆臻憬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智能厨房系统开发的企业,公司总经理助理赵应琦告诉记者,去年年底,由于找不到厨房食材智能加工的技术供应商,公司产品开发曾一度陷入僵局。而后,正是通过科技服务大市场的云平台进行匹配,公司成功找到了技术供给方重庆科技学院。

  “双方在线上供需匹配后,又在线下约谈四次,今年8月成功签约。现在我们合作开发的智能冰箱、自动切菜机已进入终试阶段。”说起科技服务大市场,赵应琦深有感触地说:“大市场像科技企业的‘娘家’,不仅提供了资源对接平台,更为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和贴心周到的服务。”

  臻憬科技只是重庆科技大市场众多受益者之一。运行一年多来,重庆科技服务大市场已经入驻4319家科技创新供需主体,发布技术项目1万余项、技术服务5044项,实现技术与科技服务交易额突破25亿元,为上千家科技企业提供了5000多次各类科技服务。

  科技大市场不仅集聚技术,更集聚资金。重庆科技服务大市场业务主管杨力告诉记者,在科技服务大市场的云平台上,已经引入了建行、工行、三峡银行等23家金融合作机构,为科技企业设计了“助保贷”“银保贷”等28种金融产品,为企业获得融资提供服务。

  引入优质项目

  如果说重庆科技服务大市场是立足重庆、服务西南,帮助重庆本土科技企业更快“走出去”的话,那么重庆高新区的国际科技企业孵化园则更多地把眼光投向全世界,将海外优质的创业项目“引进来”。

  记者在位于重庆九龙坡区烟灯山脚下的国际科技企业孵化园看到,这里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已经吸引了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的23个科技创业团队入驻。

  重庆广用通信技术公司是孵化园的受益者之一。说起入驻以来企业的变化,总经理邓敏非常高兴。“园区不仅为我们免去了场地租金,而且可以提供最高500万元的启动资金和配套扶持资金。”邓敏告诉记者,公司由一群海归团队组成,专注于智慧城市传输技术研发,通过园区提供的孵化服务,公司目前已获得6项技术专利,弥补了国际TCP/IP协议在二层网络领域的空白。

  一项项创新成果正在不断诞生。重庆国际科技企业孵化园平台资源部部长肖春荣说,重庆国际科技企业孵化园今年又新增专利131项,其中发明专利72项。此外,园区还引进了天涯若比邻、蚂蚁激客等多家创新孵化平台,营造“优势互补、开放兼容、互利共生”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如今,重庆高新区内,类似国家科技孵化园这样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越来越多——拥有高创中心、创新服务中心等3家国家级孵化器,箐创海派、创客部落2个国家级众创空间,IT微企孵化园、留学生创业园、火炬互联网产业园、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孵化器或众创空间均创建成功并投入运营。

  “除了平台的建设之外,我们还积极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最大的‘政策红利’。”重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常态下,重庆高新区着力给创客们提供良好的成长土壤,吸引更多创客来此生根发芽、开枝散叶。

  据介绍,高新区已先后出台了《重庆高新区高层次人才引进激励办法》《重庆高新区促进科技创新鼓励办法》等激励政策,同时以“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集群”全链条创业孵化体系为企业发展全程护航,形成梯次递进、业态细分、集聚发展的良好的创业孵化生态。

  强化科技金融

  对许多科技型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来说,资金常常是制约技术进步的瓶颈。近几年,重庆高新区在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方面的创新实践从未停止。

  记者在重庆高新区采访时,听到不少企业在谈论最近推出的“科技创新券”。重庆安迈科技公司总经理刘李成告诉记者,重庆高新区在重庆市率先向科技企业发放科技创新券,企业可凭券向科技创新服务机构购买申报专利、科技金融、研发设计等服务。

  “创新券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解决了资金难题,让我们更有动力搞科研。”刘李成说。据了解,重庆高新区已向100多家企业发放了价值800多万元的科技创新券。

  与此同时,重庆高新区通过聚集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信贷产品、鼓励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等手段不断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领域配置。比如,高新区创新服务中心联合建设银行、国寿财险推出了知识产权质押服务产品——“科技智慧贷”,区内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利用手里的知识产权,就能换来“真金白银”。今年,重庆美均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和重庆雅明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分别以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抵押获得了500万元贷款。

  在强化科技金融对孵化服务支撑方面,重庆高新区在拥有51种金融产品的基础上,组建规模5000万元的种子基金,并加快建设重庆市科技金融分中心、西部首家股权投资中心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平台,形成融合种子基金、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等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科技金融服务链条。

  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高效结合,为高新区科技企业创新提供了不竭动力。截至目前,重庆高新区累计帮助企业融资近10亿元,受益企业平均发展增速达25%。2015年,高新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4家;高新区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长222%;新增市级高新技术产品219个,数量居重庆市第一位。(经济日报 记者 吴陆牧)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