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海南巧借农合联为农“话事”

2016年12月29日 17:18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海口12月29日讯(记者何伟 李红波、通讯员陈颖)今天上午,海南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简称“农合联”)在海口成立,这标志着海南省首个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正式开始运作。

  “农合联”能给农民带来啥好处?槟榔和橡胶得了病,有专业的团队号脉开方,“治树增效”;反季节瓜菜收成后销售价格不达预期,能够打通中间环节提高销售收益,广开渠道;“三农”发展遇到资金瓶颈,庞大的涉农金融网点可以随时上门帮助,伸出援手……

  据了解,海南“农合联”经海南省政府批准成立,由海南省供销合作联社、中国热带农科院、中国农业银行海南省分行、海南省农科院、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省农垦控股集团等单位牵头发起,目前在海南全省发展会员193家,涉及为农服务领域多方力量。

  海南“农合联”将把农技服务、农资供销、品牌营销、资金互助、金融帮扶等涉农经营服务领域的资源整合起来,抱手成拳,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基础上,为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提供更为便利、高效、廉价的社会化服务,满足农民所需、所急、所盼,架起农民与政府利益联结的桥梁纽带,通过运行体制、机制、管理和服务的创新,最大可能地发挥优势,有效破解农村市场主体过弱过散、农业生产分得过细、统得不够和“三农”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海南省农合联秘书长蔡超表示,近年来,在党中央“三农”政策的推动和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海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兴起和发展,已成为促进海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但也普遍存在规模小、带动能力弱、管理运行不规范等问题。为了适应热带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需要,海南省组建了农合联,力求为全省农民和涉农企业搭建一个更广阔的交流与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通过联合与创新,进一步提高农民在市场经营中的主体地位、搞活农产品流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维护全省农民的切身利益。

  新当选的海南省农合联会长、省供销合作联社理事会主任简纯林表示,依托全省各方涉农经营服务力量组建“农合联”,是海南省委省政府赋予供销合作社的新使命、新任务。在未来,海南农合联将坚持为农服务的宗旨,不断提高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经营服务的范围、规模和层次,结合“三农”改革转型和“互联网+”发展趋势,抱团发展,重点培育实力强大的会员企业,以大带小,拉升品牌档次;加强指导,积极依托农合会平台争取政策支持,加大政策执行和监督力度,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通过典型引路,不断总结树立一批章程规范、制度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好、影响力强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和促进全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厚积薄发、快速发展。

  同时,简纯林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希望各级有关部门和全社会能够关心、支持农合联的建设工作;二是希望各发起单位,进一步树立大联合、大合作、大发展的理念,坚持合作制原则,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加强对农合联会员单位的指导、协调和服务;三是希望农合联根据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积极培育、大力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指导合作经济组织规范运作。

(责任编辑:石兰兰)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