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智能机器人”亮相大连站护航春运

2017年01月13日 17:54   来源:CE.cn   

  中国经济网大连1月13日讯(记者苏大鹏、通讯员李玉思 史小武)1月13日上午,春运首日,在大连站候车大厅“吕玉霜服务台”附近,一台眨着可爱的大眼睛,发出甜美声音的智能机器人“小云”正式“上岗”时,立刻引起了旅客们的围观。

  “小云”的名字是该站全国劳模刘晓云名字的谐音,也是目前东北地区首个服务车站的智能机器人。它的内部植入了海量的数据,不仅涵盖了站内导航、检票、退票、母婴候车、小件搬运、提款、贵宾、寄存等综合信息,而且可以用语音回答问题,同时旅客可以在电子屏上直接用手指点击对应图标查找相关信息,从而为旅客提供更加实用、精准的乘车帮助服务。

  “请问,大连至沈阳北在第几候车区域?”“您好,请在第八检票口检票上车。”机器人在语音回答旅客对话的同时,屏幕上面会立即出现三维立体式导向地图,使旅客更清晰快捷地查询到所需信息。

  “打听一下,洗手间怎么走啊?”“您好,洗手间在候车厅南北侧入口处两侧。”旅客们纷纷主动尝试与“小云”面对面直接对话,向它咨询列车时刻、购票信息、小件寄存等问题。

  “你会唱歌跳舞吗?”“很抱歉,听不懂你的话哦?”面对旅客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提问,“小云”不仅用甜美的声音回答,还会用俏皮的话语逗旅客一乐,缓解旅途的疲惫,放松愉悦心情。

  春运期间,为了让旅客“平安、有序、温馨”出行,作为窗口单位,大连站在现有引导标识和人工服务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发展,从公众、旅客需求出发,畅通信息渠道,不仅打造了“12306互联网e站”, 为旅客解决不会网络订票和身份核验认证的问题,而且尝试为旅客提供“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服务形式,让每个旅客回乡的春运之旅更加通畅和温馨。

  “今年的春运充满着智能化、人性化,非常接地气!”旅客韩丽丽在“小云”智能机器人上面查到了所需的信息后,掩不住内心的喜悦,自拍一张合影照片之后,通过手机微信朋友圈进行了点赞。

(责任编辑:石兰兰)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