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合肥1月17日讯(记者文晶)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联合批复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标志着安徽省在全国创新大格局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安徽省创新发展进入新的起点。
方案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是:服务国家战略,依托合肥地区大科学装置集群,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等四大领域,吸引、集聚、整合全国相关资源和优势力量,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科学研究的制高点、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区。到2020年,基本建成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建设取得突破,原创性成果不断涌现,共性技术研发圈基本建成,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基本建成,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基本建成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制度体系。到2030年,建成国际一流水平、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根据方案,建设的主要任务概括四个层级:核心层,新建一批大科学装置,提升现有大科学装置性能和开放度;中间层,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建设世界一流的创新型大学和研发机构,提升现有公共技术研发平台的创新能力,支持新建一批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开展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外围层,主要是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托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等高端创新平台,突破一批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带动性的关键共性技术,形成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第四个层级是组织实施大型科技行动计划,以大科学装置为基础,汇聚国际一流科技人才,统筹基础研究、前沿高新技术、战略性工程技术,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将核心层、中间层、外围层紧密联系,并实现与全国大科学装置的协同、创新资源的协同、学科建设的协同、人才建设的协同。
在区域规划布局上,积极构建大科学装置集群核心区、“双一流”建设核心区、科技成果转化层核心区三大核心区。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