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首届致敬刘禹锡主题研学旅游诗词专场演出在常德举行

2017年04月01日 16:25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常德4月1日讯(记者 刘麟 周奇智) 为纪念唐代诗人刘禹锡诞辰1245周年,3月31日,一场具有特别意义的主题研学旅游诗词专场演出在常德举行。

  出席演出现场的有幼儿、小学生、家长、老师以及应邀学术嘉宾,共计300余人。节目围绕刘禹锡文化主题以朗诵、演讲、故事、武术、舞蹈、演奏等形式精心演绎。

  柳叶湖浩瀚舒阔,春波潋滟;司马楼临湖矗立,气势恢宏;刘禹锡雕像昂首远眺,意气豪迈。年仅两三岁的孩子们身着唐服,站在陌生环境下的大舞台背诵刘禹锡诗文,儒雅可爱,小小胸膛释放出来的大气自信感染着现场观众。这些来自诺贝尔摇篮集团的孩子们自然流露的勃然意兴透出他们对经典诗词和舞台展示的热爱。

  唐朝刘禹锡(字梦得)22岁时及第进士,”永贞革新”告败之后被贬湖南朗州(今湖南常德)任司马闲职。贬谪朗州十年期间,刘禹锡胸怀坦荡,写下了200余篇诗词赋表,为1200多年后的常德留下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

  诺贝尔摇篮集团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等开展研学旅游的号召,依托多年研学旅游的深厚底蕴,打造“走近刘禹锡”研学旅游系列活动计划。诺贝尔摇篮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研学旅游只是诺贝尔摇篮“湘楚文化”系列主题的一部分,近年定将推出更多湖湘文化名人和游学线路,现正紧锣密鼓筹备4月7日举行的湖南教科研协会研学旅游分会成立大会。

(责任编辑:石兰兰)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