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南省澄迈县一处正在施工的工地引来不少民众驻足询问。“这原本是块‘冬眠’地,以前好像有项目但一直没动工,挺大一块地,闲置了太可惜。”居民王先生说道:“现在看到有单位进场施工了,这块地终于‘醒’过来了!”
这块“醒”了的土地共605亩,位于澄迈老城开发区南一环路5.3公里处北侧。该宗土地原是澄迈县城乡建设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工业用地,但由于该公司未按约定时间动工开发建设,造成了土地闲置。
为有效推动土地的盘活利用,2016年11月,澄迈县政府依法向该公司下达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决定,收回上述土地使用权,并依法注销了土地使用权证,纳入政府土地储备库。同月,澄迈县政府将该宗土地以挂牌方式重新出让用于“老城标准厂房项目”建设。日前,项目用地单位已进场施工。
2016年9月,海南省部署通过清理、处置和完善政策三个阶段全面开展全省存量国有建设用地清理处置工作,举全省之力打响存量国有建设用地清理处置攻坚战。
根据《海南省存量国有建设用地专项清理处置行动方案》,省政府成立省存量国有建设用地专项清理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6个督查组,赴18个市县实地指导、监督、督查清理处置工作,共认定需“唤醒”的土地约20万亩。
唤醒“沉睡之地”,需下大力气、下苦功夫。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半年时间内,各市县进行拉网式排查,摸清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已核发土地权属证书的国有建设用地数量、分布、开发利用等情况,建立完善地籍档案。
唤醒“沉睡之地”,需巧借外力、用“绣花”功。在全面排查、逐宗清理过程中,海口、三亚、澄迈等市县创新技术手段、加强技术支撑,运用无人机航拍以及其他土地信息数据库,同步开展档案清查、外业核查、外业测量等工作,确保存量国有建设用地清理处置工作无死角、无遗漏。
唤醒“沉睡之地”,还考验着政府和干部攻坚克难的决心和敢于碰硬的担当。“对因政府原因造成土地闲置的,必须由责任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签字确认,经界定确属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因履职不到位造成土地闲置的,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及相关人员的责任。”海南省存量国有建设用地专项清理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目前,第一阶段的清理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和成效,各市县共清理出已颁发土地权属证书的国有建设用地共25.6万宗265万亩(不含集体建设用地和军事用地)。初步认定需处置的存量国有建设用地有4288宗23.8万亩,其中疑似闲置建设用地1726宗12.2万亩、疑似低效利用建设用地785宗6.2万亩、已开发建设用地1777宗5.4万亩。
在海南省的铁腕“治闲”下,越来越多的“沉睡之地”迎来土生金。目前,海南省正全面进入存量国有建设用地专项清理处置的最关键最重要的阶段。(经济日报记者 何 伟)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