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山东汶上:农户从土地托管中尝到甜头

2017年07月04日 10:45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以前种地,土地自己管,种子、化肥自己买,还要雇人浇水、打药,一季下来光成本一亩地就得450多元钱。现在,把土地托管给大粮公司,农活都由公司完成,一季300元。不仅成本降了150元,每亩还能增收200元左右。种地省事还高产!”山东省汶上县郭仓镇任仓村村民霍庆典谈起土地托管带来的好处直竖大拇指。

  霍庆典承包了150亩地,前几年开始与济宁大粮农业服务公司合作,田间需要哪种服务,随时到公司定制。“农户自己种的时候农资、人工成本投入大,机械作业程度低。托管后由公司提供播种、施药、收储、销售,以及生产资料购销、农业金融贷款等农业全产业链服务。目前,汶上县已经托管了3万多亩土地。”大粮公司负责人全明礼说。

  为解决农民种地难题,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自2010年开始,汶上县按照“托管自愿、有偿服务、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形式自由”的原则,探索农村土地托管服务,帮助农民开展耕、种、管、收、储“全托管”或“半托管”。

  “我家有30多亩小麦,看着天气不好,想要几台收割机帮忙抢收。”6月5日,汶上县寅寺镇东李村的李福珍用手机在“魅力寅寺”土地托管O2O服务平台上提交了诉求。不到半小时,两辆大型联合收割机就开到了李福珍的地头。

  汶上县将土地托管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线上”积极搭建“O2O+土地托管”平台,建立“汶上土地托管服务”微信公众号,整合农机服务、农资农技、墒情服务、土地流转、劳务需求等信息;“线下”建立县、乡、村三级土地托管服务中心,为平台提供支持。

  如今,汶上县土地托管蹚出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多方共赢的新路子,有效解决了农民打工顾不上种地、种地又耽误挣钱的现实矛盾。截至2016年底,汶上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37.67万亩,土地托管面积40.3万亩,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到近40家。(经济日报 记者 王金虎 通讯员 刘长春)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