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徐州举行国际服务外包合作大会 老工业基地转型服务业高地

2017年07月07日 17:46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徐州7月7日讯(记者 薛海燕 吴爱梅)“2016年,江苏省徐州市完成服务外包合同额4.49亿美元、执行额3.69亿美元,均较上年增长9倍以上,在江苏省内实现了总量江北领先、增幅全省第一。”

  7月5日,徐州举行国际服务外包合作大会。老工业基地立足雄厚的工业基础和良好的区位优势,创新发展服务型制造、服务外包、商贸物流、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致力实现由“老工业基地”向“服务业高地”的转变,为经济转型升级打造强有力的引擎。

  今年1-5月,徐州服务外包合同额2.28亿美元,执行额1.38亿美元,同比均增长3倍以上,延续了迅猛的发展势头。

  相对于苏州、无锡、南京,徐州服务外包虽起步较晚,规模较小,但立足于传统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服务业势头猛,特色鲜明。

  成立于2014年7月的江苏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攻工业互联网核心技术。公司自主研发的工业物联网大数据平台,目前已应用在全国38万台大型工程设备上,实现了大数据在工业领域的大规模应用。

  工业企业开设金融租赁,是徐州服务型制造开辟的另一片天地。徐工集团财务有限公司自2013年开业以来,累计投放贷款370亿元,创造效益超9亿元,连续被江苏银监局评为监管A级,业务规模、营收效益和经营质量均居江苏财务公司首位。

  服务外包增长的井喷,只是徐州经济转型的一个缩影,徐州更重要的转型来自国家和江苏省赋予新的历史使命。

  2016年底,徐州进入全国37个“十三五”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城市,这是江苏省唯一的城市,其他进入这份试点名单的大多是省会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

  在上月底国务院关于《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进一步明确了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定位。

  7月3日,江苏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支持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问题,并将出台相关意见,支持徐州建设成为集聚能力更强、辐射范围更广、龙头地位更突出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在徐州布局服务外包产业,就占据了这一潜力巨大的战略支点,并利用这一支点将发展触角延伸到整个淮海经济区,抢占这片广阔的市场腹地。

  “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升级,扩大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大学生就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江苏省副省长陈震宁在大会上说,江苏对徐州曾有过多次定位,如徐连经济带、淮海经济城市群,现在看来都不够准确,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定位最直接、最可行,这个定位的落脚点在“中心城市”这个关键词,徐州要更加努力,把中心城市的影响力打造出来,在更大范围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和带动力、辐射力。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