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宁:何以守住这块 “红色招牌 ”

2017年08月10日 15:14   来源:CE.cn   

  中国经济网银川8月10日讯(记者许凌 吴舒睿) 没到过宁夏的人,未必不知宁夏枸杞;来到宁夏的人,一定要先来看看宁夏枸杞、买些宁夏枸杞。为什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养颜成为一种现代时尚。那么,世界枸杞在中国,中国枸杞在宁夏,宁夏枸杞在中宁。

  “中宁枸杞”,堪称国内外枸杞界的劳斯莱斯,是宁夏一块鲜亮的“红色招牌”。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激增,“中宁枸杞”供不应求,以次充好的别家枸杞钻空流入顾客手中。品牌建立良好口碑很难,破坏品牌形象却很简单。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枸杞市场中,“中宁枸杞”何以守住这块红色招牌?

  从“红字”招牌到“金色”品牌

  “七、八月份,你们来看这里红色的世界,那叫好看!”一脸儒雅的中宁县委书记赵建新满条斯里地介绍说:宁夏枸杞名声海内外,不是近些年的事,应该说历史很久远。

  枸杞是华夏大地特种植物资源之一,不但具有经济、文化、生态“三位一体”的显著效益,还有“药食同源”的复合优势。枸杞的种类全世界约有80种,目前最有名和最有商品价值的是宁夏枸杞。发源于六盘山脉的清水河和黄河洪泛区交汇的神奇土地孕育了一枝独秀的中宁枸杞,这里素有“天下枸杞出宁夏,中宁枸杞甲天下”之美誉,中宁枸杞早在600年前已经被确立了它是枸杞中上品乃至极品的地位。

  中宁县所产枸杞,色艳、粒大、皮薄、肉厚、质柔、味甘,外观赏心悦目,内在营养丰富,食用、药用价值极高,品质位于全国之冠(32种微量元素含量高于国内所有产地)。

  “独特的自然禀赋使得中宁枸杞美誉度、知名度都很高,但将这块‘红色’招牌变成‘金色’品牌还是近七八年的事”,接着赵书记用四组数字衬托出中宁枸杞“金色”品牌的分量:

  ——枸杞面积稳步扩大,截至目前,全县枸杞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分别占全区和全国枸杞面积的36%和23%;年生产干果4.75万吨,产业综合产值达30亿元,农民人均来自枸杞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5.3%。

  ——营销面积日趋健全。目前,全县枸杞营销网络已基本形成,营销人员过万人,已建成各类枸杞专业合作社94家,年营销干果100吨以上的流通企业达72户,枸杞营销公司61家,中宁枸杞远销东南亚、欧美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年交易量及交易额分别达12万吨、50亿元。

  ——深加工快速发展。全县枸杞深加工企业发展到51家、开发生产枸杞果酒、枸杞籽油、枸杞花蜜、枸杞芽菜等七大类40多个枸杞深加工产品26万吨,综合产值10亿元以上,枸杞加工转化率达16以上,培育出了“宁夏红”、“早康”、“杞芽”、“国杞天香”等十几个知名品牌。

  ——品牌效应不断提升。2001年“中宁枸杞”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为证明商标,2009年又被国家工商局批准为“中国驰名商标”,2011年“中宁枸杞”获得“消费者最喜爱的100个中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称号,其品牌价值达到32.7亿元。

  “红”字招牌的核心竞争力

  “中宁枸杞能有今天的国内外影响力,自然禀赋占三成,后天努力占七成”。中宁枸杞产业发展服务局局长孟跃军像是自言自语。他操着浓重地西北口音娓娓道来。你们知道中宁枸杞这块牌子为什么了不得吗?因为全国枸杞最早搞深加工的在中宁,最早拿到欧美订单的在中宁,最早拥有标准化种植基地的在中宁,最早拥有全国销售网络的也是在中宁! 别的地方是先成规模后有产业,中宁枸杞是先拿到欧美订单有了现代深加工产业后,后扩大种植规模。

  近两年来,中宁枸杞收购价格起伏很大,听说这一切与青海、甘肃、陕西等周边省域冒牌枸杞大量涌进有关?据说中宁枸杞农药残留问题一直没有完全解决出口退货时有发生……

  “瞧瞧你们,先是‘听说’又是‘据说’,俗话说眼见为实!”被誉为中宁枸杞“活字典”的县枸杞产业服务局副局长刘娟心直口快,开场白很有些火药味儿:“近几年,如何别丢掉宁夏的‘红’字招牌”似乎不绝于耳,我今天可以给你们亮亮底牌,中宁枸杞将宁夏这个‘红’字招牌打大、打响、做强,既有实力更有底气。

  见记者半信半疑的神态,刘局长以他独特的语言风格阐述所谓“三个最过硬”:

  中宁枸杞这个品牌最过硬。谁都要模仿你、

  冒充你,这就是中宁枸杞品牌最大的优势。山东寿光菜,绝对不是都在寿光种的,是山东寿光“跑全国卖全国”的结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要有开放的思维和胸怀。从这个理念上看,我们对“中宁枸杞”商标的管理要基于“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原则。一方面全国许多枸杞产地都来中宁学种植工艺、深加工技术,要欢迎他们,鼓励他们生产优质枸杞干果或枸杞深加工产品,成为中宁枸杞产业的“下线”和打工仔;另一面自去年起中宁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中宁枸杞”品质品牌保护办法》、《中宁枸杞打假举报奖励办法》,对外地冒牌劣质假货坚决打击,决不手软。

  中宁枸杞绿色品质最过硬。由于在全国枸杞

  生产加工行业,中宁出口欧美的订单最多,这说明中宁枸杞的绿色质量保证是最过硬的。农产品质量建设呈“金字塔”模式螺旋递进的,无公害是“塔基”,绿色食品是“塔身”,有机食品是“塔尖”。2000年农业部率先全国在中宁县搞“无公害”枸杞生产试点,经过4年努力共有14万亩通过农业部验收;2006年再次作为农业部试点,2016年8月全县18.41万亩顺利通过农业部“不定期抽检、随机取样”的验收。因此说,中宁枸杞无论种植还是深加工的品质,在全国同行业都是最过硬的。

 

 

  第三,中宁枸杞发展理念是最过硬的。近几年,为了进一步拓展枸杞产业效益,中宁县注重以工业化理念做大做强枸杞产业。首次抓加大枸杞招商力度,中国邮政、中石化等企业把生产车间建在田间地头,形成“企业+科研机构+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捆绑式”经济共同体;其次是抓质量安全,建设枸杞质量检测中心。建立世界枸杞的中宁标准,高标准制定产地环境标准、生产技术标准、有机枸杞标准、保健价值确认标准、市场准入标准、农药残留控制标准等,并使之上升为国家标准。第三是抓自主创新,建设枸杞科技研发中心。借助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一平台,高规格建设中宁枸杞研究所,2009年到2010年,由宁夏农科院国家枸杞工程中心在中宁先后培育出宁杞5号、宁杞7号、宁杞9号;另外从中宁枸杞的内含元素及保健功能入手,充分利用枸杞果、叶、籽、根资源,大力发展四季枸杞鲜果冷链配送,积极研发枸杞速溶冲剂、中药饮片、芽茶、籽油、根雕等枸杞保健、医药、美容、工艺等高端产品,

 

  “软”、“硬”兼施 任重道远

  “宁夏最有名的东西是枸杞,最难做大做强的东西也是枸杞!”为什么这样说呢?赵建新书记喝了一大口水。

  俗话说,墙内开花墙外红。尽管中宁枸杞名扬四海,然而在国内高端市场并没卖出好价钱。“枸杞销售营运这一块,一软一硬我们要做好两大环节!”

  “硬件”部分是要狠抓品牌建设,建设枸杞交易中心。在“中宁枸杞”品牌价值升至32.7亿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中宁枸杞”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影响力和占有率。建立族群式品牌梯队。规范“中宁枸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准用权、使用权;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新产品,催生一批枸杞名优品牌;强化多视点宣传推介。

  “软件“部分是抓文化融入,建设枸杞文化推介中心。充分发挥文化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以枸杞文化为主线,以黄河文化、宗教文化、红色经典文化等多元文化为补充,重点发展“一廊一寺一园一宴”。“ 一廊”即枸杞科技观光长;“一寺”即石空大佛寺,整合石空大佛寺石窟、明长城等区域古迹资源;“一园”即枸杞主题公园,加快枸杞博物园、中视达商业文化综合体、中宁枸杞产业园枸杞博览中心等项目建设;“一宴”即中华枸杞宴,深层次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枸杞酒、手工枸杞蒿子长寿面、中宁枸杞豆腐、中宁枸杞醋等枸杞饮食文化。

  赵建新书记越说声音越高:“枸杞是宁夏走向世界的一张红色名片。中宁县是世界枸杞的发源地和正宗原产地,也是全国枸杞自然分布的中心地域和核心产区。,尽管这里因枸杞而出名、因枸杞而富民,然而因枸杞能否走向世界,能否既富民又兴市,应该说,我们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