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时间"年度经济盘点:十大区域经济亮点

2018年01月16日 09:18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2017年,是改革发展的一年。雄安新区的崛起、新一批自贸区的建立、港珠澳大桥即将开通......各个省区的经济发展都在从量变完成质变的飞跃。新年伊始,中国经济网策划推出2017“中国时间”年度经济盘点系列,对一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做一系统回顾。本期推出十大区域经济亮点。

  1、雄安新区:发展高端产业 打造创新高地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其中首个词语就是“雄安新区”。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于河北省保定市内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个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定位于国家二类大城市。

  最新发布的《关于加强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建设的意见》中初步明确了雄安新区将重点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打造创新高地和科技新城。雄安新区的崛起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2、北京:推出共有产权房 达到平抑房价的效果

  2017年下半年,全国各地发布多条新政抑制房价。9月,北京市为了满足无房家庭住房刚需,充分减轻购房负担,调控现有房价,出台了《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管理暂行办法》。

  据统计,截至11月底,北京共有产权住房已入市项目达到38个,其中未申购项目34个,房源3.5万套,这意味着这一批房源即将入市;目前,已启动网申项目4个,房源3321套。多为专家预计,北京土地供应大幅度增加,将明显抑制2018年北京房价过快上涨,未来北京新房市场将逐渐走出交易低谷,以达到平抑整个北京房价的效果。

  3、贵州:再增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 铸就空港梦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经济发展成绩斐然、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2017年5月,国家发改委和民航局对贵州省发改委筹划的贵阳市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进行了批复。批复要求,要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深化开放合作和改革创新,遵循临空经济发展规律,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贵州发展思路清晰,2017年贵州积极打造开放带动、创新驱动、区域联动的平台,全力构建旅游业、总部经济、临港服务业、高端会展业、高端制造业、临空大数据产业等产业体系,综合实力不断攀升,朝着建设一流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的方向阔步前行。

  4、四川:五大经济区工作全面开展 脱贫攻坚系共同主题

  2017年6月,四川省印发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等五大经济区2017年工作要点。脱贫攻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大生态保护和改善力度等是五大经济区的共同主题。此外,五大经济区在任务的排序上则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有所不同。

  四川省2017年全面铺开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成都、德阳、绵阳所有县(市、区)和其他市(州)有条件有积极性的地区开展改革试点。

  5、辽宁:建立自由贸易区 引领东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17年4月,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沈阳市揭牌,是中国中央政府设立的第三批7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其中之一。辽宁自贸区三大片区各司其职,大连片区重点发展港航物流、航运服务等产业;沈阳片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航空装备等先进制造业;营口片区重点发展商贸物流、跨境电商、金融等现代服务业。

  2017年,自辽宁自贸区建立以来,辽宁经济有所回暖,通过自贸区建设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整体竞争力,同时还提高了辽宁省的对外开放水平,引领东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辽宁省融入了“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扩大和丰富了东北亚区域合作。

  6、广东:港珠澳大桥腾跃伶仃洋 创各项世界之最

  2017年12月,港珠澳大桥在澳门口岸管理区举行点亮仪式,项目工程开展一年至今已基本完成,澳门口岸已基本具备通车条件,目前还在进行收尾工作。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55公里,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是全球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全球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生产和安装技术有一系列创新。港珠澳大桥可以通行后,将满足珠江两岸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运输的需要。港珠澳大桥是跨越伶仃洋海域的关键性工程,将形成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新的公路运输通道。

  7、西藏:生态经济两手抓 多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居第一

  今年上半年,西藏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位居全国第一,这也是西藏首次五项经济指标增速同时位居中国首位。

  而今年前三季度西藏的经济数据也非常喜人,GDP增速与贵州并列第一,领跑全国。2017年西藏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化了中尼国际道路运输合作,完成借道运输1批次,运送粮食等货物450余吨。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把环境建设作为发展中的底线、生命线和高压线。西藏加快实施“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防沙治沙、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拉萨周边造林绿化工程。

  8、河南: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 引领中部地区

  2017年4月,河南省政府印发了《河南省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实施方案中提出,河南力争在3到5年时间内把试验区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大数据产业中心、数据应用先导区、创新创业集聚区、制度创新先行区,使之成为引领中部地区、特色鲜明的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河南作为人口大省,经济总量全国第五的省份,河南拥有极具开发价值的海量数据资源和市场优势。目前河南率先启动了电子政务平台,集纳了大部分政务办事功能,为百姓提供一站式服务,近期还将实现省外人口信息核验,届时将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外省人员、港澳台人员以及外籍人员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办理的省份。

  9、安徽: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2017年安徽省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进一步提升外商投资环境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水平,促进全省利用外资扩规模、提质量。

  10月,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促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促进外资增长的实施意见》,来推进安徽省外贸增长。主要从减少外资准入限制、财税支持政策、完善国家级开发区综合投资环境、便利人才出入境以及优化营商环境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措施。

  安徽省还加快自贸区试行过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在全省的推行工作,衔接落实12个领域扩大开放的具体措施,谋划一批招商引资重点项目。

  10、浙江:打造6个万亿级产业 信息化发展保持全国第一

  2017年,浙江经济呈现持续平稳增长态势,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当前,浙江经济动力正在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浙江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3454亿元,可比价同比增长15.9%,高出全省GDP增幅7.8个百分点,占全省GDP比重达9.35%,对全省GDP增长的贡献率达17.1%。

  浙江计划到2022年,信息化发展指数保持全国各省(区)第1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达到全国第2位;培育形成信息经济核心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等6个万亿级产业。(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淼)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