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南京:“智慧大脑”嵌入高端制造业
江苏南京市举全市之力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催生出越来越多的智能产业集群,完善了一个又一个智能制造生态链。如今,智能制造已经渗透到南京各行各业,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工业软件、智能制造系统集成、高端装备制造、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实现快速发展。
曾经是华东乃至全国化工、电子、钢铁等传统工业基地的江苏南京,最近一段时间被“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刷屏了。10月17日至19日,2019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举办,南京制造变智造成为会议的主题词之一。
从会场上企业家的激情演说,到工业园区内现代企业的澎湃动力,参会嘉宾无不感受到南京的产业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智能制造渗透到各行各业,制造业信息化水平、智能制造技术突破、重点领域示范应用等取得积极成效,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工业软件、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实现快速发展。
产业集群正在崛起
制造向“智”,大势所趋。经济日报记者走进南京江宁区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几十台黄色的六关节机器人摇动着机械臂,正在抓举各种重量的物品。“这些机器人会干的事很多,它们会搬运物料,装上不同的臂手可以焊接、打磨、拧螺丝等。从3公斤到500公斤的机器人都有,可以24小时工作,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秋云介绍,智能工厂投产后,总体生产效率可以提高42.48%,减少人力资源成本32%,质量一次通过率提高13.25%,能耗降低8%。
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南京制造业“重镇”,当前,该区正在通过做大智能制造产业规模、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创新高地,把智能制造延伸至园区每一个主导产业。“园区已经集聚了100多家智能制造企业,创制省级智能车间15家、市级智能工厂13家,数量占据南京‘半壁江山’。”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会祺表示,2020年,江宁区智能制造产业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
在南汽集团江北新区基地的生产车间里,一辆辆待组装的汽车在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上流转。车间内所有装备智能互联,每台机器间实现数据传输。车间外的数据中心,26台套核心系统高速运转,实现生产智能决策,道道环节严丝合缝。基地工程技术部部长王钦凤说,车身生产线上已有300多台拥有国际顶级配置的机器人,生产线自动化率达99.7%。
以平台搭建托起产业集群。眼下,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正在实施智能制造产业培育工程,打造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两大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同时还搭建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江北新区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载体。
从地铁、高铁到飞机,江北新区的“智慧大脑”不断嵌入高端制造业,一个千亿级智能产业集群正在崛起。
“按照‘产业集聚、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原则,南京已形成‘一极三区多点’的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格局。”南京市工信局局长陈光介绍,南京正在努力将江北新区打造成国家智能制造新区,积极培育江宁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智能制造示范区,推进中国(南京)软件谷向“中国智谷”转型,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智能制造省级开发区,加快智能制造的应用范围,提升南京智能制造发展水平。
互联网平台加快建设
消费者在网络上对着“菜单”圈圈点点,选择汽车的颜色、座椅布局等配置,短短28天后,生产线就能为客户匹配生产出个性化商品……在上汽大通生产车间,机器人的加入将主线自动化率提高到70%,柔性生产线更融入上汽大通C2B(消费者到企业)大规模智能定制战略“基因”,让“私人定制”成为现实。去年9月,上汽大通南京分公司成立南京软件智能中心,推动整车自动驾驶等创新功能逐一添加到客户菜单上,顾客按需付费,真正实现了“软件定义未来汽车”。
智能制造不仅需要采集数据,还要将所有不同类别的数据做分析、预估和优化生产,建立起一个良好、健康、互动的生态链。
“我们的平台是国内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以‘绿色低碳’为主题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南京擎天软件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鲍广宇向记者介绍,该公司打造的“擎天绿色低碳工业互联网平台”主要提供绿色节能降碳类工业APP和SaaS(软件布局模型)服务,目前已面向全国服务了5500多家企业,覆盖钢铁、石化、纺织、电力、煤炭、水泥、冶金等10余个工业行业,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
“南京充分发挥中国软件名城优势,依托‘一谷两园’,大力发展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为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陈光表示,除了工业软件之外,南京还以建设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创业平台作为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激发了南京“互联网+制造业”的“化学反应”。目前,南京已建立11个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47个省级示范智能车间、44个市级智能工厂,已建成并具备对外服务能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占全省一半左右,形成了先发优势。
扶持政策不断加码
今年2月28日,南京召开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并明确提出,一着不让抓制造,久久为功强制造,全面提升新时代南京制造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在制造强国建设中展现南京担当、作出南京贡献。
口号提出的背景是南京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的《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争当江苏先进制造业排头兵行动计划》《南京市智能制造名城建设实施方案》《南京市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支持。
据介绍,南京市实施重点智能制造新模式推广项目计划,每年择优扶持20个以上项目,分别给予不超过100万元奖励;对列入市智能工厂重点建设计划的企业给予不超过100万元启动奖励;将每年择优支持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给予不超过2000万元补助。
“在创新之城的框架下,南京又涌现出了芯片之城、基因之城等,越来越多世界名校的高层次人才来宁创新创业,为南京智能制造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表示,南京正举全市之力,聚各方之智,催生出越来越多的智能产业集群,一个个日益完善的智能制造生态链正成为撬动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的内生动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薛海燕 蒋 波)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