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北京市生产总值23130.0亿元 同比增长6.2%

2019年10月31日 20:09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31日讯 据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网站消息,初步核算,1-3季度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13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9.4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889.7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9160.9亿元,增长6.4%。

  1.第三产业运行平稳,优势行业发挥支撑作用

  1-3季度,北京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其中,金融、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优势行业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达到68.6%。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221.7亿元,增长9.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964.0亿元,增长13.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911.1亿元,增长8.0%。

  2.工业生产稳步发展,高端产业引领带动

  1-3季度,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9%。重点行业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8%,医药制造业增长7.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9%,汽车制造业增长0.9%。高端产业发挥引领作用,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1]增加值分别增长6.4%和4.9%,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均在5成左右。

  3.林业产值较快增长,都市型农业提质增效

  1-3季度,北京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0.7亿元,同比下降1.1%;其中,在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工程带动下,实现林业产值73.8亿元,增长48.6%,农业生态功能持续增强。都市型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平均每个观光园实现收入增长4.4%,游客人均消费增长4.8%;设施农业中瓜果类、花卉苗木等高效益品种占设施农业产值比重合计为35.2%,同比提高5.5个百分点;种业收入增长16.1%。

  4.市场消费走势平稳,消费结构持续升级

  1-3季度,北京市实现市场总消费额19805.5亿元,同比增长7.7%。从内部结构看:

  实现服务性消费额11015.6亿元,增长10.2%,对总消费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1.8%。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89.9亿元,增长4.8%。其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2324.6亿元,增长25.5%。从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实现的日用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26.3%、21.4%和20.1%。

  5.投资增势稳定,重点发展行业投资保持活跃

  1-3季度,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4.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3.4%,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9.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6%。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行业投资快速增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增长2.2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93.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7.5%。

  1-3季度,北京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6.8%。商品房新开工面积1525.8万平方米,增长1.2%。商品房销售面积584.9万平方米,增长43.7%;其中,保障性住房销售面积184.5万平方米,增长51.7%。

  6.消费价格温和上涨,生产价格总体平稳

  1-3季度,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1.9%,服务价格上涨2.3%。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七升一降”: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4.3%,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6.5%,衣着类价格上涨2.4%,居住类价格上涨1.5%,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1.4%,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1%,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2.6%;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2.8%。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环比上涨0.1%。

  1-3季度,北京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5%,购进价格同比下降0.2%。9月份,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7%,环比下降0.2%;购进价格同比下降0.9%,环比上涨0.3%。

  2018年以来工业生产者出厂、购进价格当月同比涨跌幅度(%)

  7.就业形势稳定,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3季度,北京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2%,保持低位运行。

  1-3季度,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541元,同比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四项收入“三升一降”:工资性收入增长8.9%,转移净收入增长13.1%,财产净收入增长5.5%,经营净收入下降5.8%。

  总的来看,1-3季度北京市经济保持平稳运行,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依然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做好稳定经济增长、加大改革开放、推动创新驱动、着力改善民生等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1] 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交叉。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