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初展蓝图

2019年11月22日 10:55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日前发布,通过一体化示范区的区域协调发展探索,率先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起到做实一小片、协调一大片、引领一整片的作用,更好引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更好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成果。

  11月19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发布,11月1日,示范区揭牌。而10月30日,首批35位示范区执委会工作人员已全部到位。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主任马春雷说,“揭牌就意味着出征,执委会是出征队伍中的先遣队。”

  《方案》中明确45条具体任务,马春雷说,从这45条具体任务中可以看到《方案》所包含的十大看点:示范区建设的角色定位、初心使命、战略定位、空间布局、生态目标、制度创新、高质量发展、改革集成、经验共享和体制机制。

  体现江南水乡特点

  生态绿色是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集中体现,马春雷透露,“示范区将重点围绕规划管理、生态保护、土地管理、项目管理、要素流动、财税分享、公共服务政策和公共信用等八个方面率先开展一体化制度创新,示范引领全国区域协调发展。”

  要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生态绿色和一体化发展,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新性工作,难度可想而知。“示范区的初心是生态绿色和一体化发展,使命是实现‘两个率先’。‘两个率先’就是要率先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率先探索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马春雷说。

  示范区湖荡密布、河网交错、阡陌纵横,还有散落在乡间载着乡愁的古镇,示范区建设会不会让这一切都改变了模样?对这个人们普遍关切的问题,马春雷的回答是,示范区将统筹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不搞集中连片式开发,打造“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的空间格局。《方案》明确了示范区建设的空间布局“体现江南水乡特点”。

  为擦亮生态底色,两区一县将串起一条由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组成的“蓝色珠链”——三地多片湖、港、荡、漾组成的“水链”。以水为脉,保护水生态、提升水品质、做好水文章,是一体化示范区探索“生态友好型高质量发展”新模式的切入口。

  “结合‘蓝色珠链’建设,吴江将深入实施太浦河‘蓝带计划’,推进太浦河、淀山湖、元荡、汾湖‘一河三湖’周边及沿岸地区综合整治,打造‘水乡客厅’和‘最美太湖岸线’。”苏州市吴江区区长李铭说。

  “嘉善将对标‘世界级湖区’建设,重点围绕全县55个湖荡,加强太浦河——长白荡水源涵养保护区等重要生态空间保护力度,推进祥符荡、沉香荡与青浦、吴江各湖荡共建‘蓝色珠链’,高标准建设一体化环湖生态景观廊道。”嘉善县县长徐鸣阳说。

  “将开展淀山湖、元荡湖、太浦河沿线现状排查,重点推进淀山湖岸线贯通、元荡湖综合保护和‘蓝色珠链’水生态修复,共同推进太浦河清水走廊和拦路港生态廊道建设,项目化推进一体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合作。”青浦区区长余旭峰说。

  走出共建共享新路径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包括两区一县,核心是一体化制度创新,真能“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走出一条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径?这是人们关切的又一个问题。

  《方案》明确示范区的管理架构将建立“理事会+执委会+发展公司”三层次架构,形成“业界共治+机构法定+市场运作”三方治理格局。马春雷说,“我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探索示范区一体化过程中,要如何破解体制机制的弊端,在国家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形成合力,更多地做一些有自己特点和特色的东西。”

  对做什么?怎么做?马春雷说,“我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架构,什么样的体制机制是最合理的,这可能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但有一点十分明确,建设一体化示范区是集团军作战,需要国家部委大力支持,需要两省一市政府相关部门合力推进,示范区执委会将会同两区一县党委、政府共同把示范区这项国家战略执行好、落实好。

  财税分享也是人们关切的一大问题,马春雷坦率地说,这是现在我们要破解的最大一个难题。示范区要探索跨区域投入共担、利益共享的财税分享管理制度。

  《方案》要求,“建立两省一市财政共同投入机制,共同出资设立一体化示范区投资开发基金,统筹用于一体化示范区开发建设。结合建设进程逐步探索财税分享机制,研究对新设企业形成的税收增量属地方收入部分实行跨地区分享,分享比例按确定期限根据因素变化进行调整。”

  目前,示范区已经确定了近期将要推进的30多项重点工作,形成示范区建设“作战图”,并结合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破题,研究形成“项目清单”“制度创新和政策清单”。“成熟一项推出一项,有序推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马春雷说。

  根据《方案》制定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示范区一体化制度创新将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经验,重大改革系统集成释放红利,示范引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作用初步发挥。到2035年,形成更加成熟、更加有效的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制度体系,全面建设成为示范引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标杆。

  马春雷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强化规划引领,完成示范区和先行启动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将聚焦水系统、综合交通、生态环保、市政基础设施、文化和旅游发展、产业发展等6个领域,并以先行启动区为核心,编制好专项规划。此外,在探索一体化制度创新方面,将遵循成熟一项推出一项的原则,有序推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

  马春雷说,两区一县为三横,执委会为一竖,串联融合起,打一张一体化制度创新的“王牌”,充分体现“1+3>4”的效果。始终树牢“一盘棋”思想,坚决破除地方和部门利益,心往一处想,话往一处说,劲往一处使,事往一处干,推动从“物理组合”向“化学融合”转变,切实肩负起示范区建设的历史重任。(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沈则瑾)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