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甘肃东乡:"三长"责任制 聚力攻深贫

2019年11月25日 11:2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和脱贫时限,坚持脱贫攻坚帮扶力量向深度贫困村聚焦,优势帮扶资源向深度贫困村倾斜,创新基层管理体系,实行双线管理机制,推行村长、社长、联户长包村包社联户“三长”责任制,抽调1800多名机关单位干部,充实到全县各乡镇驻村包社联户,压实“县抓落实、乡村抓具体”工作责任,确保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东乡县县级领导每人包抓2个村,县直及驻东乡县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包抓1个村,其余村由乡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乡镇长包抓当“村长”,实现全县24个乡镇的215个行政村(14个小城镇村除外)全覆盖。“村长”对所包村脱贫攻坚工作负责到底,县不摘帽、村不退出、户不脱贫、国家和省上验收不完毕,包村责任人不退出、不更换,指导督促村上各项工作开展。

  同时,县直机关单位抽调干部会同1000多名乡村干部,包抓全县215个行政村、1760个社。30户以下的社由1名干部包抓、30户至60户的社由2名干部包抓、60户以上的社由3名干部包抓当“社长”,县直单位抽调干部和乡镇干部每人联系30户当“联户长”。包社联户干部脱离原工作岗位,吃住在村,全面负责所包社惠民政策宣传、项目实施监督、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全力推动“一户一策”动态运转、落实帮扶措施、发展生产等重点任务。

  针对全县干部层面存在项目管理不规范、政策理解不透彻等问题,集中利用16天时间对县委县政府班子成员、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重点项目单位班子成员等250多名干部举办项目建设管理、脱贫攻坚政策、扶贫资金监管、基层党建、党风廉政建设等5个方面的夜校能力培训班,晚上集中利用3个小时,邀请省州专家授课,组织研讨交流、分组讨论,加深政策理解,培训结束后进行闭卷考试,对考试不合格的培训至考试合格为止。各乡镇、县直部门单位同步开展全覆盖式干部能力培训,提升干部队伍抓脱贫攻坚的能力水平。

  对选派干部实行“双线三级”管理负责制,干部从派出之日起由乡镇负责日常考勤和具体工作,解决包社干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与乡镇干部同管理、同使用、同对待,按照政策规定发放乡镇津贴。坚持“注重从基层一线、脱贫攻坚主战场每半年提拔重用一批干部”的鲜明导向,对在脱贫攻坚一线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选派干部,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岗位聘用、职称评审时优先考虑,积极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奋发作为,大力营造干事创业、攻坚脱贫的浓厚氛围。

  通过细化责任抓落实等措施,抽调干部迅速进村进社开展工作,全力推进“3+1+1”清零行动、“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完善落实等工作。所有抽调人员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家院落,不分昼夜落实住房、饮水、户籍等核查清零任务,在建立工作台账、完善软件资料、督促加快工程进度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全县人饮清零行动已开挖管道1019公里、埋设自来水管道804公里,解决供水不稳定11085户、新入户2943户;存量危房开工1413户、开工率54.3%,竣工574户、竣工率15.7%,易地搬迁入住和拆旧排危正在全力推进当中;认定牛羊产业发展达标户4866户、落实奖补资金2779.8万元、贴息贷款699万元;持续推进控辍保学工作,采取联户责任人全程跟进的方式,督促所有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联合州县职校开设“职普班”;全面落实医疗保障政策,地毯式排查推进村卫生室达标、慢病卡办理、大病医疗救助、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参保等清零工作。(经济日报 记者李琛奇)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