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全国人大代表刘启俊:为湖北新发展贡献力量

2020年05月29日 10:11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好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政策,支持保就业、保民生、保运转,促进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神农架林区政府区长刘启俊说,习近平总书记到人大湖北代表团参加审议,对于湖北武汉人民英勇抗疫给予肯定,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给予鼓励,这是对湖北人民特殊的爱。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好,为谱写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

  一是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守”底线。强化底线思维,做好长期应对疫情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严格落实景区及公共场所“健康码”“体温监测”管控,深入倡导戴口罩、“一米线”、公筷制等健康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二是抓好“六保”工作“固”底盘。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强化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着力帮扶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有序组织好农业生产,促进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达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三是抓好特色产业“增”动力。加快推进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加快推进“大旅游”“大农林”“大健康”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全域、全产业链、全要素”,延长“旅游+”“+旅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四是抓好问题整改“补”短板。针对疫情防控暴露出来的问题,奔着解决问题去,着力补短板、强弱项,重点在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医疗救治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切实提升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能力水平。(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柳洁)

(责任编辑:石兰兰)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全国人大代表刘启俊:为湖北新发展贡献力量

2020-05-29 10:11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好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政策,支持保就业、保民生、保运转,促进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神农架林区政府区长刘启俊说,习近平总书记到人大湖北代表团参加审议,对于湖北武汉人民英勇抗疫给予肯定,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给予鼓励,这是对湖北人民特殊的爱。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好,为谱写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

  一是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守”底线。强化底线思维,做好长期应对疫情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严格落实景区及公共场所“健康码”“体温监测”管控,深入倡导戴口罩、“一米线”、公筷制等健康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二是抓好“六保”工作“固”底盘。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强化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着力帮扶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有序组织好农业生产,促进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达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三是抓好特色产业“增”动力。加快推进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加快推进“大旅游”“大农林”“大健康”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全域、全产业链、全要素”,延长“旅游+”“+旅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四是抓好问题整改“补”短板。针对疫情防控暴露出来的问题,奔着解决问题去,着力补短板、强弱项,重点在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医疗救治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切实提升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能力水平。(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柳洁)

(责任编辑:石兰兰)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