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穗满俄”中欧班列助力稳外贸

2020年06月01日 10:22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近日,满载着41个40尺集装箱共900吨货物的“穗满俄”中欧班列顺利抵达广州白云大朗基地,成为自2016年8月份广州开通中欧班列以来首列回程班列,标志着广州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真正实现铁路物流互联互通,双向往来。

  据了解,本趟班列由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承运,从俄罗斯东部城市谢格扎站始发,经满洲里口岸入境,运输里程11700公里,将中远海运物流有限公司采购的900吨货值70.6万美元的欧洲优质牛皮纸运送到广州,及时保障了下游生产企业的原料需求。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之际,“穗满俄”中欧班列凭借铁路运输接触少、运输时间稳定和清关便利等优势,成为在国际客运航线停飞、公路受阻、水运停滞等情况下,外贸企业的重要进出口渠道。“穗满俄”中欧班列运营方广物国际物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温浩伟介绍,广物控股集团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稳中有序地推动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营,实现逆势增长,保证了国际贸易大通道的畅通。

  数据显示,仅今年1月份至4月份,“穗满俄”中欧班列共开行17列,同比增长13.33%;发运749个集装箱,同比增长10.96%;总货值5.8亿元人民币。在物流业整体受疫情冲击的情况下,中欧班列的亮眼数据无疑为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据了解,“穗满俄”中欧班列回程班列开通,将大幅缩短广州市进口欧洲货物在途时间,减少原先班列返程时内贸中转环节,降低物流成本,并逐步改善目前广东中欧班列进出口比例不平衡现状,进而实现广东中欧班列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深化广东省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互联互通。

  随着国内复工复产持续推进,返程“带货”需求越来越多,“穗满俄”中欧班列积极征求国内企业运输需求,打通欧洲主要铁路站点,与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多联、广州海关等各相关单位及各兄弟企业紧密协作,高效筹备并顺利开行回程班列。广州海关结合企业返程货物类别、涉及的行政审批注意事项、检验检疫监管要求等内容,及时提供“一事一策”政策指导,确保回程班列将国内急需的欧洲优质商品安全顺利运送回国。

  广州海关所属广州车站海关关长杨静表示,广州海关将从优化物流链条、指导站场升级改造、支持中欧班列枢纽站点联动发展、简化审批流程等方面入手,积极打造中欧班列一站式通关模式,促进中欧班列持续健康发展。

  广物控股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中欧班列平台将抓住机遇,用好政策,开足马力,加快推进往返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切实保障国际物流通道运输顺畅。同时,按照“坚持以一体化综合服务促中欧班列运营,以产业园运营养运”的经营思路,创新商业模式,提高班列运营质量,加快推进产业园区落地,并积极拓展中亚班列,将广物中欧班列打造为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中欧班列品牌,成为推动“广货广出”的稳定物流通道,为广东省稳外贸、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贡献力量。(经济日报 记者 张建军 通讯员 云 宣)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