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携手共促区域经济加快复苏

2020年11月27日 08:5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东博通世界,自贸赢未来”。11月27日至30日,以“共建‘一带一路’,共兴数字经济”为主题的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东博会”)将在广西南宁举办。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东博会的举办将充分展示中国与东盟携手扩大开放合作,助力区域经济加快复苏,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决心和信心。

  “历经17年持续培育,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已成为广西的名片,成为中国—东盟重要的开放合作平台,在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周红波说。作为中国和东盟经贸合作的特色平台,东博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过举办系列高层会议论坛,东博会已打造出中国与东盟多领域交流合作的“南宁渠道”。目前,东博会框架下共举办了200多个会议论坛,涵盖领域和分领域超过40个,先后发表了《南宁宣言》《南宁共识》等系列重要文件,建立了中国与东盟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机制,推动了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等一批重大机制、重大项目成功落地。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既是应对疫情影响、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的创新举措,也是推动经贸合作务实开展、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李成钢表示。

  据介绍,本届东博会总展览面积为11.4万平方米、总展位5400个。华为、中兴、南方电网等一批世界500强和知名企业报名参展。本届东博会首次采取“实体展+线上展”的形式举办,实体展以境内参展参会客商为主,境外客商则以“云上”参展参会为主。

  “在新形势下,中方愿与东盟各国齐心协力,进一步发挥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作用,坚定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共同稳定提升地区产业链、供应链,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新贡献。”李成钢说。

  本届东博会将举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10周年专题论坛,为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提质升级、中国和东盟与区域外经济体深化合作建言献策。

  借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不断深入的东风,2019年8月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自贸试验区凭借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区”叠加的政策优势,发挥开放程度高、改革自主权大、牵引集成功能强特色,已促成中国与越南、文莱、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和地区持续加强海洋特色产业合作,国际合作园区增至20多个。

  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和工业部副部长林万锋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一带一路”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都将迎来新机遇,自由贸易和全球化将向前跨进一大步,“中国和东盟的合作基础更强、更广、更深了,一定能为区域各国带来更多实惠,为区域乃至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能量”。(经济日报记者 童 政 田 原)

(责任编辑:杨淼)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携手共促区域经济加快复苏

2020-11-27 08:5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东博通世界,自贸赢未来”。11月27日至30日,以“共建‘一带一路’,共兴数字经济”为主题的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东博会”)将在广西南宁举办。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东博会的举办将充分展示中国与东盟携手扩大开放合作,助力区域经济加快复苏,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决心和信心。

  “历经17年持续培育,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已成为广西的名片,成为中国—东盟重要的开放合作平台,在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周红波说。作为中国和东盟经贸合作的特色平台,东博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过举办系列高层会议论坛,东博会已打造出中国与东盟多领域交流合作的“南宁渠道”。目前,东博会框架下共举办了200多个会议论坛,涵盖领域和分领域超过40个,先后发表了《南宁宣言》《南宁共识》等系列重要文件,建立了中国与东盟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机制,推动了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等一批重大机制、重大项目成功落地。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既是应对疫情影响、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的创新举措,也是推动经贸合作务实开展、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李成钢表示。

  据介绍,本届东博会总展览面积为11.4万平方米、总展位5400个。华为、中兴、南方电网等一批世界500强和知名企业报名参展。本届东博会首次采取“实体展+线上展”的形式举办,实体展以境内参展参会客商为主,境外客商则以“云上”参展参会为主。

  “在新形势下,中方愿与东盟各国齐心协力,进一步发挥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作用,坚定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共同稳定提升地区产业链、供应链,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新贡献。”李成钢说。

  本届东博会将举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10周年专题论坛,为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提质升级、中国和东盟与区域外经济体深化合作建言献策。

  借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不断深入的东风,2019年8月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自贸试验区凭借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区”叠加的政策优势,发挥开放程度高、改革自主权大、牵引集成功能强特色,已促成中国与越南、文莱、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和地区持续加强海洋特色产业合作,国际合作园区增至20多个。

  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和工业部副部长林万锋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一带一路”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都将迎来新机遇,自由贸易和全球化将向前跨进一大步,“中国和东盟的合作基础更强、更广、更深了,一定能为区域各国带来更多实惠,为区域乃至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能量”。(经济日报记者 童 政 田 原)

(责任编辑:杨淼)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