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全国经济发展大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一次指出,要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扎实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长三角”连续三年被“点名”,可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中国经济建设中充当着极为关键的角色。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长三角一体化将如何“出圈”成为了两会期间来自沪苏浙皖代表委员讨论的热门话题。
“有界”变“无界”
长三角铁路建设“高歌猛进”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交通必先行。“十三五”时期,长三角区域的交通脉络不断被“打通”,轨道上的长三角正在加快成型。沪苏浙皖四地交通部门先后签订《长三角地区打通省际断头路合作框架协议》《长三角地区省际交通互联互通建设合作协议》;长三角地区累计开通省际毗邻公交线路61条;商合杭高铁合湖段、沪苏通铁路、衢宁铁路、连镇高铁淮丹段、合安高铁、盐通高铁等6条新线相继开通运营……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数据显示,长三角铁路建设投资规模预计在750亿元以上,保持高位水平,计划开通新线里程833公里。全国人大代表、南京铁路办事处主任吴向东表示,要紧抓机遇,通过公交化高铁,推动长三角主要城市更高频次更高密度地联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充分挖掘既有路网的潜力,利用空闲铁路开行市域市郊列车,把设区市的中心城区与边远区县通过轨道交通联系起来。
《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中提到,到2025年,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运输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中心城市之间享受1—1.5小时客运服务,上海大都市圈以及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内享受1小时公交化通勤客运服务。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陆永泉提到江苏省2025年在提升交通运输能力的相关规划,计划到2025年,江苏将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实现长三角核心城市间1小时通达、2小时畅行江苏、南京及苏锡常都市圈1小时通勤。
“共识”到“共赢”
长三角科创能力储备加持
2020年底,科技部印发《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规划》提出了两个发展目标:到2025年,长三角地区形成现代化、国际化的科技创新共同体;到2035年,全面建成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共同体。可见,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及创新性发展,国家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在2021年的沪苏浙皖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到了一个词语——“科技自立自强”,从三省一市的政府的层面来讲,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表示,创新科技集群作为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既是国家竞争力的区域性根基,又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驱动力构成,他建议国家支持和推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科技集群”建设,以高质量完成全球领先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的战略目标,提升我国整体国际科技创新竞争力水平。
他特别提到,希望设立国家层面主抓的“长三角科技集群”建设领导机构,统筹协调、推进相关事务,或建立由相关部委及长三角各省(直辖市)参与共建的“长三角科技集群”协调机制,协同推进“长三角科技集群”建设。
有了统筹协调的机构,对于科技创新来说仅仅是个开端,要想吹响科技自立自强的号角,首先要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在此问题上,沪苏浙皖有不同的分工和优势。一直以来,三省一市将“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充分利用优势,由“各自为战”转为“抱团发展”,科创产业成绩斐然。
尽管如此,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依然认为,从创新基础设施来看,长三角虽然汇聚了全国1/3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但是共建共享共用程度不够。从创新资源来看,当前科技创新已演变为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服务链相融合的链式创新,而目前“四链”融合度还不够高,特别是创新链与产业链缺乏深度融合。
在创新资源共享贯通方面,他建议在新一轮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中,继续将资源向长三角地区倾斜,并完善建设阶段配套投入分担机制、重大科研平台协调保障机制;重点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与科技中介中心等,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育才”到“育英”
长三角人才引进“火力全开”
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各地求贤若渴,希望通过各项政策将行业人才聚集起来,为科技创新带来“新机”。从2021年沪苏浙皖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来看,四地在人才战略上可谓是“火力全开”。但多位代表和委员纷纷表示,长三角地区人才流通还不够通畅,需要打破边界,协同发展。
熊思东代表提到,人才流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内部无序竞争。他建议,设立“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基金”,用于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发展有关项目研究、落实相关计划及人才互聘互访等;统一区域社会保障政策覆盖的人员范围规定,解决科技创新人才跨区域流动时异地就医、异地社保问题,实现区内人才“无门槛”流动。
贺云翱代表也表示,要推动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联动,打破高校、科技研发机构等单位的边界,改革科技成果考核机制,以科技创新联合攻关项目为龙头,推动各共建单位实验室的互用、科技人才的互动、创新智慧的交流开放,建立科技攻关项目体系。
长三角一体化的加速奔跑离不开人才,更离不开教育,高等教育协同发展自然也备受关注。
长三角地区科教资源丰富,拥有上海张江、安徽合肥2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多所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表示,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他认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应该是高等教育相对均衡的协调发展。要解决长三角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补齐均衡发展的短板,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倾斜支持和区域高等教育战线的协同。
交通、科技、人才,这些仅仅是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冰山一角,但确是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希望长三角地区可以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扬各自所长,在各领域实现重大突破,顺利“出圈”!(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淼)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