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草原建设走出"画地为牢"

2021年05月27日 09:0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在内蒙古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随处可见铁丝网、水泥桩组成的网围栏。网围栏曾经是有序利用草原的科学手段,岁月流转,如今却也带来了草原的“碎片化”问题。网围栏过时了吗?该如何调整和优化?又是一年春草绿,经济日报记者走进草原深处寻找答案。

  从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城区驱车前往牧民苏布达的家,要走一段草原小路。“从路口进来,第4个有门的网围栏里面就是我们家了。”苏布达在电话中叮嘱记者。一路上,走一会儿就要下车开一次网围栏的门,同行的当地司机也很无奈。

  这种情形在内蒙古草原上很常见。1984年,内蒙古在全国率先实行了“草畜双承包”责任制,1989年又实施了落实草原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双权一制”。2000年之后,为治理草原退化问题,国家开始实施围封工程等草原保护建设重点项目。到今天,内蒙古有4亿亩草原被铁丝网、水泥桩切割成了数万个藩篱,占全部可利用面积的40%。

  如今,我国草原进入加强保护修复新阶段,牧民的生产生活和发展要求有了新变化,草原管理有没有更优的解决方案?

  随处可见的网围栏

  苏布达的家在达茂旗巴音敖包苏木格日乐敖都嘎查,他从14岁开始放牧,家里有6000多亩草场。“过去草场周边没有网围栏,一户连着一户,大家最多就是在自家草场里围出一小部分地用来轮牧。后来草场开始承包到户之后,大家逐渐就开始建网围栏了,各自把自家的草场围住。”苏布达说,建网围栏主要是为了确保各家的牲畜待在各家的草场,不会四处乱跑,“有了网围栏后,我们看管牲畜的劳动强度明显减轻。另外,网围栏也能避免牛羊丢失的问题。”

  “有一种声音认为网围栏会阻碍野生动物迁徙和草种传播,影响动植物多样性,但我认为影响有限。”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曼丽说,“长期以来,网围栏起到了有效保护草原的作用:一是阻止一些人到草原上挖药材、发菜,二是阻止汽车在草原上肆意碾压。”

  作为我国最大的牧区,内蒙古草原围栏建设大致分为3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前,为了更好利用牧区草牧场、发展畜牧业,以镶黄旗和乌审旗为代表的牧区开始建设草库伦,就地取材利用木头、石头等打造简易围栏,便于打草、圈养。二是改革开放初期,随着“草畜双承包”政策逐步落实,部分牧民为了保护自家草场,开始自发建设以家庭为主的草库伦,用于标界、打草。三是2000年之后,为有效治理草原退化,国家相继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退牧还草工程等草原保护建设重点项目。目前,内蒙古草原围栏累计建设面积4亿多亩,其中2.8亿亩通过国家项目建设。

  “总体上功大于过”是很多业内专家对网围栏的一致看法。草场承包到户之初并没有大面积网围栏,只是草场有界、放牧无界,牲畜可随处走动,牲畜吃草场“大锅饭”、养殖大户“吃”小户、有畜户“吃”无畜户的现象随处可见。通过草原围栏建设,牧民真正实现了对草原承包经营权的有效管控,从根本上解决了牧民草场边界争议,促进了使用权的界定。这也调动了牧民畜牧业生产积极性,更加合理利用围栏内的草场,从而促进承包草原的均衡生产。每家每户的草场通过草原围栏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小环境,对于周边牧户发生的零星点状动物疫情起到了隔离作用。此外,在退牧还草、沙源治理工程的带动下,项目区植被得到恢复,生态明显改善。

  然而,部分草原围栏建设因缺乏科学规划和统筹考虑,存在围栏过高、密度过大、网格化程度偏高的现象,不仅影响牧民出行,还发生过骆驼等大牲畜挂网受伤、羊羔牛犊等小牲畜钻网致残的情况。对野生动物的正常觅食、饮水、迁徙和生存也造成一定影响。另外,随处可见的网围栏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大草原的浑然天成。那些年久失修的围栏上挂着沙蓬等枯草,以及大风刮来的白色垃圾,在绿野上非常刺眼。

  在乌恩奇的记忆里,儿时的草原没有围栏,一片无垠碧野。“小时候我们到别力古台镇的东山上捉迷藏,牧草能把小孩儿挡得严严实实。”这位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自然资源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说,实行“草畜双承包”,如果没有围栏就确定不了边界,但围栏隔开了草原也隔开了人心。“以前到牧民家吃一顿肉、喝一顿酒,甚至去他家羊圈里抓一只羊,淳朴的牧民眼皮也不眨一下。如今,哪怕是牛羊多吃了邻家牧场一口草,他们也坚决不让。这些年我处理的牧民纠纷多是草场争端。有时候,为了网围栏两三米的挪动,就连亲兄弟也反目。”乌恩奇说。

  优化先做“加法”

  站在芒来嘎查高地极目远眺,看不见网围栏,只见白云如絮,牧野无边,让人直想把这恢复了原生态的新草原风光用作电脑桌面壁纸。芒来嘎查位于美丽的克鲁伦河边,“芒来模式”就诞生于此。内蒙古把新巴尔虎右旗作为第一批牧区现代化两个试点旗县之一,新巴尔虎右旗又把芒来嘎查作为全旗先行先试嘎查之一。

  “优化网围栏首先得做‘加法’,把牧民一家一户的零散经营整合起来,成立合作社。”新巴尔虎右旗克尔伦苏木芒来嘎查党支部书记、芒来牧民养羊合作社理事长米吉格道尔吉说,随着生产力发展、环保意识提高,牧民们意识到一家一户“画地为牢”的网围栏不如恢复成连片的大草场,给分散经营找个“领头羊”。合作社着手合并草场和畜群。

  两年来,芒来嘎查115户人家已有88户入社,整合了嘎查39万亩草场和5800多头(只)牲畜,一共合并成9个羊群、1个马群、1个牛群,调整优化网围栏92000多米。新巴尔虎右旗一共有51个嘎查,目前已在11个嘎查推广“芒来模式”。

  “牧民一家一户经营时羊群规模都不大,每家都得雇1个羊倌、置办1套牧业机械、打1口深井,投入很大。”其中一个羊群的“群长”阿日登仓曾经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他和妻子放羊超过1000只,去年纯收入达到11万元,还清了贷款,摘掉了贫困帽。“成立合作社、打通网围栏,放牧的草场变大了。河边的草、打草场的草、秋营地的草是不一样的,牛羊什么季节吃什么样的草。划分了四季营盘轮牧休牧,草场越来越美,羊群越来越大,收入越来越高。”

  阿巴嘎旗是内蒙古首批牧区现代化试点之一,同样在积极优化草原网围栏。从去年开始,在15个试点嘎查实施不低于8万亩的围栏优化项目。洪格尔高勒镇辉腾锡力天然打草场成为当地的并网典型。“按照牧区现代化发展要求,我们以嘎查为单位,优化了700户牧民的户间网围栏,把小网变成大网,解决了牧户条块分割、分散经营、效益不高的问题,有效提升了草牧场综合利用效益。”洪格尔高勒镇镇长阿拉坦宝日其格介绍,打草场全年禁牧,建立“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刈割”机制。围封之后,羊草、针茅、冷蒿等优质牧草植被整体高度、盖度和产草量逐年提高,2020年产草量达到6000万公斤左右,占全旗打储草总量的三分之一。优化网围栏和全年禁牧,还带动了草原旅游产业发展,推动“三产”的有机融合,辐射带动周边牧民户均增收1.7万元。

  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乌盖苏木金门嘎查的草场上,除了242国道公路边上的围栏一字排开,对面及两侧的围栏已经看不到了。“这是我们乌拉特后旗实施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试点项目的一部分,占地面积9万多亩,从去年开始实施围封禁牧管护。当时我们就遵循建设大网围栏的原则,以保证完整独立的生态系统。目前这片草场的生态修复情况良好,柠条锦鸡儿已经很密了。”乌拉特后旗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杨世平说,这里建设大网围栏的“加法”,就是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试点。

  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试点项目主要针对草原退化、沙化问题,选择草甸草原区、典型草原区和荒漠草原区作为试点区域,探索总结人工修复和自然恢复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技术及管理新模式,为今后内蒙古乃至全国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工作提出一揽子解决方案。2019年8月,内蒙古批复国家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其中巴彦淖尔市项目建设任务56万亩,总投资1亿元,建设期3年。重点围绕因过牧而导致中重度退化、沙化的牧场进行生态修复与植被恢复,并对试点区域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开展生态修复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估。

  巴彦淖尔市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监督管理科科长张斌介绍,碎片化治理的重点区域在内蒙古东部,那里是典型草原区、草甸草原区,治理与否差别比较大。而在巴彦淖尔地区大多是荒漠化、半荒漠化草原,重点是要管理好牲畜。“过去留下来的网围栏大多年久失修,但是也没有人主动去处理,这其中涉及费用的问题。现在人们对围栏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搞小网围栏,要围就成规模地围。尤其是近几年实行生态修复,基本上是几万亩甚至十几万亩一个大网围栏。”张斌说。

  升级重在赋能

  在阿巴嘎旗别力古台镇阿拉腾杭盖嘎查,牧民布日古德优化网围栏的做法值得一提。20年前草场到户的时候,锡林郭勒盟劳模吉仁太把大儿子特古斯、二儿子德力格尔和小儿子布日古德聚在一起召开家庭会议,谋划家庭牧场:分家分畜,但不分牧场——只用大网围栏把3家的草原围起来,进行精准轮牧。

  三兄弟把自家19458亩草场和租赁的5000亩草场进行整合,成立“阿巴嘎旗上都宝力格”家庭牧场,不按家庭设围栏,只按功能分区域,用网围栏勾勒出夏营盘、秋营盘和冬营盘,四季轮牧。布日古德介绍,为了减少牲畜蹄子的践踏,三兄弟还主动调整畜群结构,减羊增牛。“一头牛折算为5个羊单位,养100头牛收入就抵得上养500只羊。100头牛只有400只蹄子,大蹄子对草场破坏小。500只羊就有2000只蹄子,而小蹄子对草场破坏大。”

  5年前,布日古德有1000只羊、50头牛,当年收入是20万元。现在,布日古德的牛增加到100头,羊的数量压减到200只,年收入达60万元。

  和家庭牧场一样,联户经营也对网围栏进行了优化升级。距锡林浩特36公里的毛登牧场属于国有农牧场,可利用草场面积74万亩,牲畜总数4.4万头(只),是全国最大的全封闭管理草原生态保护区,员工保护生态、增收致富的愿望比较强烈。锡林浩特市就把规范网围栏建设、实施草畜平衡的精准化试点放在了毛登牧场。

  毛登牧场二分场计划整合9个牧户草场,由牧户肖俊生牵头,计划实施草畜平衡1.7万亩。曼丽专门到他家部署试点工作,“过去咱们以牲畜头数论英雄,牧业就是‘畜牧业’。现在从按‘畜’评价转向按‘草’评价,牧业转向‘草牧业’,以草定畜。网围栏优化也从过去的固定围栏升级为可移动电子围栏”。曼丽介绍,固定围栏每延长1米造价30元,可移动围栏造价只有10元,一个人就能移动。有了可移动围栏,牧民随时可以根据草场情况围封、划区、轮牧,草场肯定会有起色。对草场进行实时监测,草场好了就可以多养牲畜,突破过去5年一核定的理论载畜量。

  在锡林郭勒盟,牧业的组织化程度正不断提升。从家庭牧场到联户经营,再到牧业合作社,网围栏不断升级和优化,牧户也越来越看淡网围栏。阿巴嘎旗别力古台镇敖伦布拉格嘎查成立了呼格吉勒合作社,以牛羊头数确定股比,把入社社员的草场统一租赁,生产经营蒸蒸日上。如今规模效应初显,卖牛羊、买饲草的议价能力增加了,雇羊倌的支出减少了,贷款授信规模扩大了,目前已分红150多万元。

  “敖伦布拉格是‘多个泉眼’的意思。这几年我感到要想使牧民的财富之泉充分涌流,离不开群策群力。合作经济是大势所趋,‘三产’融合是精准方向。”敖伦布拉格嘎查党支部书记那日苏回忆,当初他们做17户相邻牧民的工作,出发点之一就是调整一家一户的小网,建设合作社统一的大网,可是由于认识水平不一致、入股股比难以确定,入社社员户数没有达到预期,草原无法实现集中连片。“现在我们推出了‘我在牧区有头牛’活动,实现了全国消费者可追溯代养。注册成立的绿洲畜牧业有限公司,为当地的龙头企业额尔敦肉业搞产品配送。社员在工厂搞短期育肥,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收入还不错。现在牧民被网围栏束缚的目光早已拓展到了线上、到了车间、到了县城。”那日苏说。

  锡林郭勒盟草原面积共计19.2万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为18万平方公里。最近当地出台了下一步优化网围栏的工作措施和思路: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发挥网围栏的积极作用。通过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基础上,发展家庭牧场、专业养殖合作社以促进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从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二是适度整合围栏实行划区轮牧。通过围栏饲草基地建设,将草原划分为若干个放牧区域,以用养轮换的方式,促进草场植被的生长和繁育。同时不断加强草原围栏棚圈建设,促使草原畜牧业由天然放牧转向舍饲、半舍饲养殖为主。三是科学安排野生动物活动栖息地。在野生动物重要分布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之间的生物走廊带、破碎化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原生地,为野生动物开通繁衍迁徙往返路和活动通道。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 力 余 健)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

内蒙古草原建设走出"画地为牢"

2021-05-27 09:0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