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酒泉10月13日讯(记者 肖霄)年平均日照时数3300小时以上,年太阳总辐射量6300兆焦/平方米,光热资源储量约20亿千瓦;酒泉可用于开发风电、太阳能发电的国土面积达9.7万平方公里,风能资源储量约2亿千瓦,目前已具备开发条件的达8000万千瓦,这是“戈壁明珠”酒泉市的突出资源优势。
12日下午,“协同发展向西望 续写丝路新篇章”网络主题活动媒体团走进甘肃省酒泉市,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酒泉市属国家风能资源分布二类区、光能资源一类区,新能源可开发量整体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近年来,按照“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思路,酒泉市着力推进风光电项目建设,同时全力支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发展,建成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百万千瓦级太阳能发电基地。
中国水电四局(酒泉)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肖霄/摄
据悉,截止目前,酒泉市建成电力总装机1758.5万千瓦,其中,风电建成装机1045万千瓦、光电300万千瓦、光热16万千瓦、生物质发电3万千瓦、水电50.2万千瓦、火电344.3万千瓦。风光电项目的规模化开发建设,极大支持和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形成了较强的集聚效应、带动效应和引领效应。
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发展思路,近年来,以风电、光伏、光热、储能、氢能装备制造为主,酒泉市先后吸引金风科技、东方电气、华锐风电、山东国润能源集团等20家国内新能源装备制造龙头企业、38家后运维企业相继落户酒泉。《酒泉市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实现倍速发展的意见》印发后,通过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多种方式,招引新疆特变电工、广东欧昊、东旭集团、广东明阳、浙江运达等近40家大企业到酒泉投资兴业,开启了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
甘肃金风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装厂车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肖霄/摄
自1996年从丹麦引进4台单机容量300千瓦风电机组,在玉门开展风力发电试验起,酒泉市新能源产业经历了25年披荆斩棘的发展,如今,酒泉市已引进新能源发电企业88家、装备制造企业25家,建成各类发电厂135个,累计完成投资900亿元。在新能源产业的强劲支撑下,酒泉市经济总量实现快速增长,2020年,全市发电量达224.6亿千瓦时,新能源及装备制造增加值增长20.8%,拉动工业增长近6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