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黑龙江七台河再掀冰雪热

2022年02月07日 10:39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七台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这个总人口不足百万的小城有一个享誉全国的名字——冬奥冠军之乡。本届冬奥会之前,我国获得的13枚冬奥会金牌中,有6枚出自于七台河培养的运动员。伴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七台河掀起了冰雪运动的新热潮。

  冰上追梦

  “掌握好节奏!注意摆臂!加速……”在七台河市体育中心综合体育馆,小队员们飞驰在冰面上,活力满满。记者面前的七台河职业学院短道速滑训练中心主教练张杰,是一位有着辉煌运动生涯的“冠军教练”:1991年她获得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金牌,1993年她获得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多年来共获得国家和世界级奖牌200多枚……

  “我们每天11时至17时都要进行滑冰技能训练。”张杰说,“只有日积月累,踏踏实实苦练滑冰技能,才能真正培养出高水平的滑冰人才。”

  如今,张杰的队伍中有来自贵州、甘肃、内蒙古等多个省份的运动员,他们都在为了心中的“冠军梦”努力拼搏着。

  “在冰场上我是教练,在生活中我们是朋友。”张杰说,日常训练外,小队员们的日常起居也是她关注的重点,“我要让孩子们没有后顾之忧、专心训练。只要他们有进步,我们苦点儿累点儿都不算啥”。

  人才培养

  1974年,冰上运动教练员孟庆余创立了七台河市第一支业余滑冰队。1991年张杰在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上夺得首枚金牌后,七台河开启了短道速滑项目的快速发展期。

  作为国家体育总局的“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国家短道速滑七台河体育训练基地”,七台河源源不断向国家输送优秀运动员: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奥会,杨扬实现了我国冬奥金牌零的突破;2006年意大利都灵冬奥会,王濛一举夺得中国代表团首枚金牌;2010年加拿大温哥华冬奥会,王濛一人夺三金,孙琳琳夺得女子3000米接力冠军;世锦赛500米,范可新取得三连冠……

  现在,七台河有短道速滑特色学校11所,短道速滑训练队15支,重点班运动员70人,2021年在训运动员超400人,是全国短道速滑项目后备人才储备最充裕的城市。

  2021年4月,七台河创新培养模式,创建了“省队市办”基地,建设了一支以七台河市重点班运动员为主体的黑龙江省青年队。“这标志着短道速滑由地市级半专业训练提档升级为省级专业训练,真正承担起为国家队培养输送优秀后备人才的重任。”七台河市体育局副局长翟闯说。

  屈膝、扬臂、滑行……训练馆内,黑龙江省短道速滑青年队队员正在训练。队员刘福霖说:“全新的训练模式让我在技术、体能、成绩上都有很大提升。”

  “我的偶像就是家乡人王濛,我想像她一样,拿奥运冠军!”队员杨婧茹说。

  文体盛宴

  在七台河万宝荷花池冰场,每天都有大批市民全副武装,你追我赶,在冰面上留下欢快的身影。“这个冰场是大家的乐园,每年冬天,我们都会来这里尽情享受滑冰的乐趣。”滑冰爱好者刘明亮说。

  “冰场分为里、中、外三个区域,里圈是为初学者提供的训练场地,中圈是为技术不够娴熟的人准备的,外圈是为具有多年滑冰经验者提供的。”今年69岁的范录和说,“我们都是滑冰爱好者,很多人都接受过短道速滑队的专业教练指导。”

  七台河还有北岸新城、金沙街道等多处露天冰场。“每一块冰场都是滑冰爱好者自发浇制和维护保养的,免费向市民开放。”七台河市滑冰协会会员迟公德告诉记者,“我们想通过实际行动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

  2021年12月,牡佳高铁开通,七台河迈入高铁时代。“如今,从哈尔滨出发到七台河可以实现早出晚归,游客明显增多了。”七台河西站站长史旭日说。

  在新兴区冰雪谷,七台河市第四届“冰雪嘉年华”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滑雪滑道、雪地摩托等17个项目各具特色,随处可见大家的笑脸和欢呼。

  “高铁贯通后,为七台河市引客入城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交通条件,游客越来越多。”七台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艾丽杰说。为推动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七台河推出了“一城五线”5条冰雪旅游精品线路、20多类系列文旅活动,既有文化大餐,也有冰雪盛宴,“营造了让百姓玩翻天、乐翻天的新天地,让‘三亿人上冰雪’不断走深走实,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得以更好体现”。(经济日报记者 马维维)

(责任编辑:石兰兰)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黑龙江七台河再掀冰雪热

2022-02-07 10:39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七台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这个总人口不足百万的小城有一个享誉全国的名字——冬奥冠军之乡。本届冬奥会之前,我国获得的13枚冬奥会金牌中,有6枚出自于七台河培养的运动员。伴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七台河掀起了冰雪运动的新热潮。

  冰上追梦

  “掌握好节奏!注意摆臂!加速……”在七台河市体育中心综合体育馆,小队员们飞驰在冰面上,活力满满。记者面前的七台河职业学院短道速滑训练中心主教练张杰,是一位有着辉煌运动生涯的“冠军教练”:1991年她获得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金牌,1993年她获得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多年来共获得国家和世界级奖牌200多枚……

  “我们每天11时至17时都要进行滑冰技能训练。”张杰说,“只有日积月累,踏踏实实苦练滑冰技能,才能真正培养出高水平的滑冰人才。”

  如今,张杰的队伍中有来自贵州、甘肃、内蒙古等多个省份的运动员,他们都在为了心中的“冠军梦”努力拼搏着。

  “在冰场上我是教练,在生活中我们是朋友。”张杰说,日常训练外,小队员们的日常起居也是她关注的重点,“我要让孩子们没有后顾之忧、专心训练。只要他们有进步,我们苦点儿累点儿都不算啥”。

  人才培养

  1974年,冰上运动教练员孟庆余创立了七台河市第一支业余滑冰队。1991年张杰在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上夺得首枚金牌后,七台河开启了短道速滑项目的快速发展期。

  作为国家体育总局的“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国家短道速滑七台河体育训练基地”,七台河源源不断向国家输送优秀运动员: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奥会,杨扬实现了我国冬奥金牌零的突破;2006年意大利都灵冬奥会,王濛一举夺得中国代表团首枚金牌;2010年加拿大温哥华冬奥会,王濛一人夺三金,孙琳琳夺得女子3000米接力冠军;世锦赛500米,范可新取得三连冠……

  现在,七台河有短道速滑特色学校11所,短道速滑训练队15支,重点班运动员70人,2021年在训运动员超400人,是全国短道速滑项目后备人才储备最充裕的城市。

  2021年4月,七台河创新培养模式,创建了“省队市办”基地,建设了一支以七台河市重点班运动员为主体的黑龙江省青年队。“这标志着短道速滑由地市级半专业训练提档升级为省级专业训练,真正承担起为国家队培养输送优秀后备人才的重任。”七台河市体育局副局长翟闯说。

  屈膝、扬臂、滑行……训练馆内,黑龙江省短道速滑青年队队员正在训练。队员刘福霖说:“全新的训练模式让我在技术、体能、成绩上都有很大提升。”

  “我的偶像就是家乡人王濛,我想像她一样,拿奥运冠军!”队员杨婧茹说。

  文体盛宴

  在七台河万宝荷花池冰场,每天都有大批市民全副武装,你追我赶,在冰面上留下欢快的身影。“这个冰场是大家的乐园,每年冬天,我们都会来这里尽情享受滑冰的乐趣。”滑冰爱好者刘明亮说。

  “冰场分为里、中、外三个区域,里圈是为初学者提供的训练场地,中圈是为技术不够娴熟的人准备的,外圈是为具有多年滑冰经验者提供的。”今年69岁的范录和说,“我们都是滑冰爱好者,很多人都接受过短道速滑队的专业教练指导。”

  七台河还有北岸新城、金沙街道等多处露天冰场。“每一块冰场都是滑冰爱好者自发浇制和维护保养的,免费向市民开放。”七台河市滑冰协会会员迟公德告诉记者,“我们想通过实际行动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

  2021年12月,牡佳高铁开通,七台河迈入高铁时代。“如今,从哈尔滨出发到七台河可以实现早出晚归,游客明显增多了。”七台河西站站长史旭日说。

  在新兴区冰雪谷,七台河市第四届“冰雪嘉年华”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滑雪滑道、雪地摩托等17个项目各具特色,随处可见大家的笑脸和欢呼。

  “高铁贯通后,为七台河市引客入城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交通条件,游客越来越多。”七台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艾丽杰说。为推动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七台河推出了“一城五线”5条冰雪旅游精品线路、20多类系列文旅活动,既有文化大餐,也有冰雪盛宴,“营造了让百姓玩翻天、乐翻天的新天地,让‘三亿人上冰雪’不断走深走实,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得以更好体现”。(经济日报记者 马维维)

(责任编辑:石兰兰)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