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地方观察:“路衍经济”潜力大

2022年12月06日 09:4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不久前,甘肃陇南市开工建设西和县至宕昌县高速公路项目。与以往同类项目不同的是,该项目还建设G75兰海高速宕昌官鹅沟互通立交出入口。这个被纳入“路衍经济”范畴的配套项目建成后,将拓展宕昌县城市发展空间,促进官鹅沟景区旅游业开发。简而言之,在高速路上多开个口子,为地方发展多蹚条路子。

  顾名思义,“路衍经济”就是以路为依托,吸纳聚集交通沿线各类产业要素融合发展,并衍生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兴产业集群。近几年,“路衍经济”成为甘肃交通领域的高频词汇。2019年,甘肃省率先提出“路衍经济”构想,明确了从公路沿线资源开发、通道物流、交旅融合等“六大方向”全面布局“路衍经济”产业的总体思路。甘肃省还将“路衍经济”写入甘肃“十四五”规划,并印发了《甘肃省打造路衍经济千亿级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

  从甘肃提出的发展思路看,“路衍经济”具有融合性、系统性、开放性等特点。在纵向上,立足道路,深耕通道经济增长点,加大力度补链、延链、强链,使交通产业链上下游联系更加紧密;在横向上,以路为核,聚集关联产业资源,找准交通、旅游、农业等产业领域的契合点,使传统的交通产业在协同联动发展中探索新空间。无论是交通产业上下游,还是其他衍生产业,“路衍经济”都体现出鲜明的系统思维和共赢理念。

  由此可见,“路衍经济”不只是高速公路多开个口子这么简单。一个“衍”字,为传统交通行业带来无限可能。在交通强国战略引领下,推进交通运输与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工业园区、现代物流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可以打造出一个内涵丰富的产业模块。就其价值和前景而言,“路衍经济”不仅是交通运输行业突破传统融资和增值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转型需求,也是盘活区域经济要素,带动一方发展的现实路径,更是适应未来综合性出行消费变化的大势所趋。不仅是甘肃,目前已有多地开始了“路衍经济”的探索实践。

  当然,发展“路衍经济”也需要经历从规划布局到项目建设再到效应释放的过程,而“路衍经济”的优势在于并非白纸作画、从头起步。近些年来,高速公路开口子、“服务区+”、交旅融合、智慧交通等做法在各地并不鲜见,但是尚未有一个全局性的概念引领。甘肃对“路衍经济”的探索,其意义和价值不仅是概念的创新,更重要的是通过统筹谋划,在实践中找到“路衍经济”产业体系构建和产业生态培育的规律和模式,为建设交通强国贡献切实可行的方案。

  “路衍经济”是篇大文章,需要一业带动、多业支撑,通过跨界融合、联动发展,最终形成从项目建设的“物理反应”到未来多业态融合共赢的“化学反应”。(经济日报 陈发明 )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地方观察:“路衍经济”潜力大

2022-12-06 09:4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不久前,甘肃陇南市开工建设西和县至宕昌县高速公路项目。与以往同类项目不同的是,该项目还建设G75兰海高速宕昌官鹅沟互通立交出入口。这个被纳入“路衍经济”范畴的配套项目建成后,将拓展宕昌县城市发展空间,促进官鹅沟景区旅游业开发。简而言之,在高速路上多开个口子,为地方发展多蹚条路子。

  顾名思义,“路衍经济”就是以路为依托,吸纳聚集交通沿线各类产业要素融合发展,并衍生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兴产业集群。近几年,“路衍经济”成为甘肃交通领域的高频词汇。2019年,甘肃省率先提出“路衍经济”构想,明确了从公路沿线资源开发、通道物流、交旅融合等“六大方向”全面布局“路衍经济”产业的总体思路。甘肃省还将“路衍经济”写入甘肃“十四五”规划,并印发了《甘肃省打造路衍经济千亿级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

  从甘肃提出的发展思路看,“路衍经济”具有融合性、系统性、开放性等特点。在纵向上,立足道路,深耕通道经济增长点,加大力度补链、延链、强链,使交通产业链上下游联系更加紧密;在横向上,以路为核,聚集关联产业资源,找准交通、旅游、农业等产业领域的契合点,使传统的交通产业在协同联动发展中探索新空间。无论是交通产业上下游,还是其他衍生产业,“路衍经济”都体现出鲜明的系统思维和共赢理念。

  由此可见,“路衍经济”不只是高速公路多开个口子这么简单。一个“衍”字,为传统交通行业带来无限可能。在交通强国战略引领下,推进交通运输与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工业园区、现代物流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可以打造出一个内涵丰富的产业模块。就其价值和前景而言,“路衍经济”不仅是交通运输行业突破传统融资和增值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转型需求,也是盘活区域经济要素,带动一方发展的现实路径,更是适应未来综合性出行消费变化的大势所趋。不仅是甘肃,目前已有多地开始了“路衍经济”的探索实践。

  当然,发展“路衍经济”也需要经历从规划布局到项目建设再到效应释放的过程,而“路衍经济”的优势在于并非白纸作画、从头起步。近些年来,高速公路开口子、“服务区+”、交旅融合、智慧交通等做法在各地并不鲜见,但是尚未有一个全局性的概念引领。甘肃对“路衍经济”的探索,其意义和价值不仅是概念的创新,更重要的是通过统筹谋划,在实践中找到“路衍经济”产业体系构建和产业生态培育的规律和模式,为建设交通强国贡献切实可行的方案。

  “路衍经济”是篇大文章,需要一业带动、多业支撑,通过跨界融合、联动发展,最终形成从项目建设的“物理反应”到未来多业态融合共赢的“化学反应”。(经济日报 陈发明 )

(责任编辑:宋雅静)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