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本报记者 徐蓓
日前,2018“上海城市记忆”论坛在上海举行。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上海国际友人研究会会长陈一心、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科员严亚南、浦东新区宣传部原部长邵煜栋分别对上海友好城市发展、土地批租改革试点、浦东开发开放等重大历史进程进行了回顾。
上海改革开放的一大创举
■严亚南
让我们把时针拨回上世纪80年代的上海,来看看上海改革开放的“第一枪”——土地批租这一创举是因何起步,又是如何推进的。
上海向何处去
1980年10月3日,一篇题为《十个第一和五个倒数第一说明了什么?——关于上海发展方向的探讨》在《解放日报》头版刊出,引发了舆论广泛关注和市民大讨论。文中提到,当时上海位列十个全国第一:工业总产值、出口总产值、财政收入、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每百元固定资产实现的利润、工业资金周转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能源有效利用率、商品调拨率、输送技术力量;同时,上海也位居五个全国倒数第一:城市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居住面积、道路交通、三废污染。
上海向何处去,建设与发展一个怎样的上海,成为当时1100多万上海人民的时代之问。
当年上海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据统计,1983年,全市人均住房面积在4平方米以下的共45.5万户,占全市160万户的28.4%; 全市有38万平方米的危房急待改建,棚户、简屋322万平方米,占全市住房面积13.7%;全市煤气气化率仅为49.2%,由解放初的全国第一位下降至第11位。
1984年7月,“改造上海、振兴上海”作为全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务院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然而,这时的上海担负着全国1/6财政收入的重任,每年近85%的财政收入需上缴国家。1983年,上海财政收入156亿元,其中131亿元要上缴国库,捉襟见肘的建设资金使蓝图的实现显得遥不可及。
面对困境,上海市委、市政府深知靠中央拨款行不通,节衣缩食、勒紧裤腰带也解决不了问题,唯有向改革要出路,切实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的瓶颈问题,才能将中央的开放政策在上海贯彻实施好。
理论和法律突破
只有率先冲破思想的藩篱,才能找到突破口。以复旦大学张薰华教授为代表的学者率先从土地绝对地租、级差地租的研究入手,厘清了“土地所有权”不等于“土地私有权”。在社会主义国家土地公有的情况下,应该通过绝对地租来体现国家对土地的所有权。同时,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可以分离。复旦学者们科学理解马克思关于地租的论述,从理论源头上厘清了概念,并率先在国内将“两权分离理论”引入土地经济学领域,为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扫除了理论和思想的障碍。
与此同时,以华东政法学院曹建明为代表的上海法律界专业人士,针对出租土地给外商从事经济活动的法律依据进行研究,指出国家是唯一合法的权利主体,可有限期出租土地给外商。
1986年5月,根据中共中央书记处要求上海学习香港、借鉴香港的指示,上海又组织成立了沪港经济比较研究课题组,对土地利用、自由港、外汇自由兑换、税收、利用香港等五个课题进行了对策性研究。8月,上海市委、市政府派出由11人组成的房地产、港口考察团赴香港考察。
1986年11月23日,市土地批租领导小组负责同志就上海试行出租土地使用权办法向中央领导作了汇报,并向国务院提出:请求中央批准上海作为出租土地使用权的试点地区,允许土地承租者自由转让、出租,逐步形成房地产市场。
经党中央和国务院同意后,上海市委、市政府开始紧锣密鼓地推进改革试点工作。
编制“施工图”和“说明书”
1987年12月23日,由江泽民同志签发,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向国内外公布了 《上海市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办法》(以下简称 《办法》),并宣布于1988年1月1日正式试行。这部花费了一年多时间、八易其稿完成的《办法》,是在《宪法》尚未修改的情况下,由地方政府创制的我国第一个允许国有土地使用权进入商品流通的政府规章。
这一《办法》和六个配套实施细则同时被翻译成英文,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向海内外公开发布,不仅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上海扩大开放的决心,更表明了上海愿意接轨国际惯例和市场规则的意愿,引起了国际市场的高度关注和国际舆论的积极反响。
在试点地块的选择上,通过对遴选出的21个地块进行反复比选,最终选择了规划较为成熟、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前期垫付资金比较容易解决的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起步试点区。
为使试点工作尽快起步,市批租办七易其稿编制了《试点工作方案》。《试点工作方案》是一份为实施改革试点而要求政府各主管部门协同配合的指导性文件。同时,制定并向海内外公开发布中英文版虹桥26号地块《招标文件》,这份五易其稿的招标文件表述准确、措辞严谨、明确无误。
《试点工作方案》和《招标文件》,正是上海土地批租改革试点工作的“施工图”和“说明书”。
总而言之,上海的土地批租试点体现了“谋定而动、高点起步、一步到位”的特征,并为全国改革开放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这项30多年前的首创性改革试点,对于今天站在“改革再深入再出发”新起点上的人们仍有诸多启示。
浦东是一首跨世纪的交响乐
■邵煜栋
浦东开发是历史的必然。把时间推到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就提出,中国要建三个大港,东方大港就在上海,但这一理念在当时无法实现。上海解放后,从1951年至1953年间多次组织讨论在黄浦江上建桥,“建设浦东”,但这个计划也没有实现。
1990年,上海上缴的财政收入占国库总量的1/6。上海市政府自己的财政收入只有30多亿元,其中用于基础设施不超过6亿元,而当时建造一座南浦大桥就要8.2亿元。
1990年,邓小平同志到上海过年,朱镕基同志向邓小平同志作了关于上海浦东开发的汇报。2月17日,邓小平召开《香港基本法》起草会议后,把有关领导同志留下来,他说,浦东开发大家要多关心。这段往事记录在1996年第4期《瞭望》周刊发表的《中南海与浦东开发》一文中。邓小平同志多次提到,请中央从高屋建瓴的角度出发,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建设好是我们的捷径。
1990年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大众汽车公司成立五周年大会上,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1990年5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和浦东开发规划研究设计院在浦东大道141号正式挂牌,挂牌仪式非常简洁,朱镕基同志只讲了一句话:市民们,你们盼望已久的浦东开发,今天开始了。
当年,浦东规划全面启动,基础设施项目重点突破。
1991年春节,邓小平同志来到上海。2月14日除夕夜,浦东开发办的同志们突然接到通知,不能回家过年,晚上要整理有关浦东开发的材料,因为朱镕基同志要向邓小平同志汇报工作。2月18日,在上海新锦江大饭店开汇报会,邓小平同志听取了朱镕基同志的汇报。此次会议上,邓小平同志说,要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
1992年2月7日,邓小平同志走上了南浦大桥,会见了总工程师朱志豪。他说,浦东开发比深圳晚,但起点可以更高,我相信可以后来居上。回头看,搞四个经济特区,没有把上海加进来,是我的一个大失误。从此,上海的战略定位就清楚了。
1993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冒着严寒上了杨浦大桥,并下车在桥上走了走,他眺望着远方的浦东吟道:“喜看今日路,胜读百年书。”
此后,三任总书记都非常关心浦东开发。
江泽民同志在任期间19次来上海。2001年10月,APEC会议期间,江泽民同志和其他国家元首在科技馆前合影。他说,浦东是上海的缩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
胡锦涛同志7次来上海,3次到浦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上海要做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浦东要做排头兵中的排头兵。这样,浦东开发成为国家战略,冲到了国家改革开放的前列。
正是依靠全国人民的支持和浦江两岸上海人民的共同努力,浦东开发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在浦东这块土地上,曾经来过很多国家的领导人。法国时任总统希拉克说:长城是历史,大运河也是历史,上海浦东更是历史,我要在太阳最先升起的地方发表演讲,我选择了浦东。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当年中国宣布浦东开发的时候,很多美国专家说是中国打的政治牌,是假的,但我认为是真的,现在看来我说对了。
用赵启正同志的话来说,浦东是一首跨世纪的交响乐,总谱是邓小平同志谱写的,总指挥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我们都是参与者,参加了这场声势浩大的演奏。
文明互鉴让城市更美好
■陈一心
1979年以后,随着中国对外关系进一步扩大,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向中方建议,希望由他们国家的相应城市与上海结为友好城市。于是,上海市外办成立了友好城市工作处。
心脏搭桥术国内首开先河
随着友城交往的逐渐开展,最先受惠的是医学交流。
1980年1月,旧金山市和上海市结为友好城市,并商定了今后的友好合作项目。
从1982年起,上海第二医学院所属仁济医院与旧金山圣玛利医院西部心脏研究所连续5年进行心脏外科技术交流。1984年,仁济医院派遣心脏手术小组赴该医院进行两个月的学习,熟悉心脏搭桥手术的整个过程,掌握了在一般交流中难以解决的许多关键性技术问题。
1985年,仁济医院医生与美国医生首开先河,两次在沪合作进行心脏造影、冠状动脉搭桥等手术,取得成功。
当时,仁济医院将心脏搭桥手术示范辅导这个信息向国内医术界公布之后,远在北京、天津等地医院的一些医生在获知这一信息后,也纷纷来到上海进行现场观摩。自此以后,仁济医院由薛松教授领衔的专业组攻坚克难,在全国最早开展了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迄今为止已开展同类手术4000余例,总体手术成功率达到99%。
有走进来,也有走出去。
1983年,由上海中医学院、瑞金医院专家和医生组成的上海针灸讲学团赴旧金山举办五期针灸讲习班,每班学员22-29人。1986年,双方在旧金山又联合举办了为期8周的中医内科、伤科高级短训班。
一城兴而带动多城兴
友城交往还积极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互相交流与合作。
1979年,上海和荷兰第二大城市、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市结为友城。
1981年5月,上海隧道建设公司邀请鹿特丹市政工务局局长和总工程师访沪,双方就隧道、地下铁道建造技术进行交流。1982年5月,上海市隧道工程考察组赴鹿特丹,对鹿市隧道工程和相关技术进行考察和学习。双方技术人员在现场边看边议27次,专题讨论8次。鹿市向考察组提供沉管法隧道结构施工工艺方面的图纸238张,有关资料63份。鹿市隧道设计和施工的经验,对上海解决隧道工程中的某些关键性技术问题带来很多启发和帮助。
经过多次技术交流,上海采纳和吸收了鹿市隧道专家的建议和经验,使上海延安东路隧道的土建工程、交通安全监控、防火系统和设备设计等诸多方面及时得到了改进和完善。
除此以外,上海港也派遣技术人员赴鹿特丹进行实地考察,吸收了鹿港装卸货物机械制造的先进技术和港口管理经验。
上海与鹿特丹开展的友好城市活动,也带动了上海周边城市的发展,一城兴而带动多城兴。
友城交往是场文化大融合
友城交往是各种文化的大融合。
上海先后派出京剧、昆剧、杂技、木偶、歌舞、音乐、少儿艺术团以及时装表演队等文化艺术演出团组共20多个,赴各友好城市交流演出或参加各种艺术节。不少友好城市的著名艺术团体也曾至上海访问演出。
米兰、鹿特丹、汉堡、安特卫普、大阪、萨格勒布等城市分别举行了“中国文化周”、“上海文化艺术节”、“中国上海周”。上海与旧金山在两市各建立了友谊图书馆。
上海还与各友好城市互派乒乓球、足球、篮球、排球、网球、垒球、棒球、羽毛球、体操、游泳、田径、武术、气功等多种体育团体共40多个,并互派体育教练,相互帮助训练,共同提高体育运动水平。
1978年以前,与上海结为友好城市的只有日本的横滨、大阪,到2017年底,上海已经与世界上57个国家的85座城市结缘,积极开展经贸、科技、城建、文化、卫生、体育、人才等多领域的合作,友城发展硕果累累。民间外交是推进文明互鉴最深厚的力量。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将通过国际友城这一重要平台,继续努力实现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理解、沟通、欢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