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我竟认不出你了(我看改革开放40年)

2018年07月14日 17:0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文作者(前排右三)在学期结束前,与外国留学生合影。

刊头设计:张 标

  本版从今日起,正式推出“我看改革开放40年”征文栏目。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很多读者都是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即使身在海外,也能深刻感受到中国的发展壮大。

  文章要求从读者的视角,用前后对比的写法,以讲故事的形式,反映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发生的变化、取得的成果等,可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重点讲述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国人民日益幸福的生活。

  海外读者可从自身的经历和体验,反映中国改革开放对世界的影响、反映中国的日益强大对华侨华人的积极作用、中国人社会地位日益提高、走出国门工作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多、华侨华人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等等。

  文章篇幅限1500字左右,附上本人简历及本人电子版生活照一张。欢迎您踊跃投稿。

  ——编者

  骄阳似火的夏日,树上知了不停地喧闹着,柏油路面也被晒得滚烫发软。女孩子们穿着崭新的塑料凉鞋兴高采烈地走出家门,但很快就哭丧着脸回家了。因为新鞋上已经沾上了好多黑乎乎的沥青!

  为什么?当道路工程师的爸爸说:是因为沥青的质量不够好,进口的沥青又很贵。那一年,我上幼儿园。

  看完电影《地道战》,男孩子们都喜欢学着挖“地道”,可是总是不到半米就出水了。

  为什么?老师说:上海的海拔低,不能挖地道。那一年,我念小学。

  大雾弥漫的早晨,黄浦江上的轮渡停航了。江这边,是焦急等待的厂长,而江那边,是家住浦东“想飞也飞不过来”的工人们。车间里,好多台纺织机被迫“歇班”。

  为什么?因为黄浦江上没有桥!人们过江全靠摆渡。那一年,我在黄浦江边的纺织厂里当工人。

  上海的海拔低、土质软,“黄浦江上不能造桥”的观点已深深植入我的头脑,正如那夏天总是粘鞋的柏油马路,多少年过去了,人们抱怨着,却也习惯着,没有想到过要去改变。

  1977年恢复高考,我离开工厂上了大学。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了!

  然而,改革开放之初,行走在上海还是那么不容易。记得那时候有一些退休老人专职负责推人挤上公共汽车:汽车里已经挤到水泄不通,还要拼命往上挤!最狼狈的一次,我被推上车,眼镜却掉到车下了,没奈何又拼命往下挤。

  我去德国后,看到一些新鲜事物。在写给昔日同事们的第一封信里,我详尽地描述了一个在我看来非常神奇的交通工具:地铁。我当时没有想过能把地铁搬到上海去,那半米就出水的“地道”给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

  离开上海后,很多年我都没有回去。有关上海的回忆,在我的脑海里定格在离开上海的那一年:1988年。

  直到有一天,有一支小小的中国科研技术考察队到了欧洲,他们是来考察一种改造沥青性能的方法。

  那沾满沥青的塑料凉鞋忽然又跳到了我的眼前。

  我开始很起劲地关心起“改性沥青”技术,我希望上海的马路不要再粘住人们的鞋子了。我不仅全程陪同他们到奥地利考察了实验室,还利用暑假到中国南方东莞的高速公路工地上当起了翻译。当我顶着近40℃的高温,跟着从奥地利来的工程师攀爬高高的的拌合设备时,身后是筑路工人们的一片惊呼声:“大姐,上不得!危险!”,然而,我还是上去了。头顶是火辣辣的太阳,脚下是巨大的拌合设备散发的热浪。我觉得有些自豪:这是在为自己的祖国筑路!这汗水,洒得值啊!

  仿佛是亲眼看见国门徐徐打开,各种先进的科研技术从不同的国家被引入中国。

  1995年7月,采用了德国设计和德国机车的上海地铁一号线全线正式运营。

  最让我感到震撼的,还是黄浦江上由中国人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凌空飞架的大桥。行驶在这些气势恢宏的跨江大桥上,我真有一种梦中的感觉。我不知道,在我离开上海的日子里,上海人民正在以平均每两年就在黄浦江上架一座桥的速度建设着上海,简直有把天上的彩虹直接牵下来安放在黄浦江上的气魄!

  在上海侨办组织的一次海外教师培训中,我和许多海外华文教师一起,在浦江游览船上观赏上海绚丽多彩的夜景:除了江面上有了近十座江上彩虹,江面下还建造了近十条穿江隧道呢!

  我忽然觉得自己已经离开得太久。上海变化太大了,变得太漂亮了。我有些遗憾:在上海这样日新月异的变化中,自己却基本上只是一个旁观者。我想回上海了,虽然我已经成了个两鬓斑白的“准老太太”。

  2007年,我回到上海,投入到忙忙碌碌的工作中:既教德语,也教对外汉语。我觉得很踏实,虽然不是直接参与上海的建设,但我觉得如今上海的变化有我尽的一份力。不是么,我教过的那么多中国学生走出校门,不都是投身到上海乃至全中国的建设中去了吗?我教出的那么多外国留学生,回国后不都架起了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桥梁了吗?

  我很高兴如今上海的马路不再粘鞋,上海的地铁网比德国柏林的还密。在一次高校教师们去崇明岛一日游的路上,我惊喜得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瞪大了双眼!那长江大桥、那长江隧道,简直把崇明岛和市区连成了一体!刹那间,当年仅因黄浦江上浓雾弥漫就造成许多工人误工的一幕又浮现在我的脑海。我终于忍不住跟同车的老师们谈起了往事,当谈到那沾满沥青的塑料鞋时,居然有好几位同龄人纷纷加入,诉说自己的相同经历。而车上几位年轻教师却觉得不可思议: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的大上海怎么会有那样的过往?

  于是,我决定把这些故事都写出来,让人们记住上海曾经有过的模样;让人们知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创造了许多从前人们想都不敢想的奇迹!

  改革开放40年了!行走在上海,就是行走在上海发展的历史里,就是行走在中国改革开放精彩的故事里。让我感到骄傲的是,我也可以用自己的努力让这个故事更加精彩!

  (作者为上海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对外汉语教师和德语教师)

(责任编辑:庄彧)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