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门峡市回应村支书性侵事件:网络声讨7天逆转

2013年09月12日 19:30   来源:河南日报    曲昌荣 王汉超

  风暴突如其来,当地第一时间正面回应,主流媒体迅速跟进。河南三门峡市理性回应“村里一半都是支书娃”的报道——

  一场网络声讨的7天逆转

  一场风暴来得毫无征兆。9月2日,河南三门峡市被一场网络舆论的声讨所淹没。大小网站热转的《南风窗》的一篇新闻,题目看上去触目惊心:《村支书性侵村民留守妻子:村里一半都是我的娃》。在网上不断增加的转发中,人们不仅看到一个“不堪”的农村,更因为“支书性侵留守妻,村里一半支书娃”这样的丑闻曝光而满腔义愤。从这个早上起,谩骂、问责、诋毁到炮轰,各界舆论压力让当地喘不过气。

  风暴过去似乎也悄无声息。9月8日零时许,河南日报微博发布:《南风窗》编辑部发来致歉信:(该文)存在采访不够深入、把关不严问题,其中提及村支书称“这个村,有一半都是我的娃”,把这句私底下吹牛的话写入文章,造成了不良影响,特向广大读者致歉。

  7天时间内,舆论发生了怎样的逆转?地处豫西一隅的河南三门峡,又是怎样从漩涡中心一步步接近事实真相?三门峡市委新闻发言人任战洲这样回顾:“面对舆论热点,必须增强主动性,我们不避丑,不护短,事实是什么样,就应该是什么样。我们抱最大诚意,期求真相水落石出。”

  网文疯转,当地自查

  还原真相,给公众一个交代

  回到原点。“村支书性侵”一文经查,刊发于8月28日的《南风窗》杂志,原题《村官腐败透视》。“性侵”故事是开篇引子,后面主线却话题一转,揭露“村官”群体侵占集体和个人财物劣迹。

  案情骇人,舆情汹涌,事关基层党组织干部形象。河南省委领导同志高度重视,要求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与当地一起尽快查明真相,给公众一个交代。三门峡市委立即部署展开调查,将文中涉及三门峡部分梳理为九大方面十六个问题。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市检察院等部门抽调人力,展开紧张自查,对所列问题一一调查核实。

  调查结果有些出人意料,文中称三门峡市检察院有关“村官”犯罪比例数字,经查来自2011年4月14日媒体刊登的另一市检察院调查,三门峡未发布过此类调查结果;而村干部虚报冒领高铁占地补偿款一事,经查高速铁路根本没有从文中所指渑池县洪阳镇通过;而渑池县一位刘姓村主任贪污挪用征地款上百万元被判刑一事, 渑池县人民法院调阅近10年案宗,没有发现刘姓村主任贪污挪用被判刑的案子。

  不到一天时间,文中有确切指向的段落一一得以核查。当地组织部门这样归纳核查结果:“文中反映的问题要么与事实不符,要么移花接木或以偏概全,要么混淆了时空概念。”

  三门峡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总之,事实让大家心里有了底,但最大的问题并未解决,影响最大、最恶劣的‘村支书性侵’情节,地点笼统,人物化名,查无可查。怎么还原一个真相,又怎么给公众一个交代?”

  9月2日晚,三门峡有关部门召集了一次舆情会商会议,大家认为,“化名支书”有捏造嫌疑,而且这是手机段子上流传过的内容,不排除作者直接挪用的可能。至于如何处理,会上则出现了两种相左的意见:一是希望继续追查真相,要求杂志社交出文中的“真凶”;一是提出息事宁人。

  面对争议,他们咨询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最终决定,不能任由党的基层干部被这样“污名化”,党委政府有责任帮他们,帮外出打工者、留守妇女“讨个公道”。会议敲定,第二天作出公开回应。

  微博回应,纸媒跟进

  直面质疑,赢得众多网友肯定

  如何正面回应?是笼统表示“正在调查中”?还是直接认定为谣言,诉诸法律手段?三门峡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不能上来就做‘谣言推定’,我们和公众一样都要求真相。这个时候,理性态度很关键,有公安机关,有司法渠道,我们理当依赖正常程序接近真相。”

  9月3日下午,三门峡市公安局致电《南风窗》杂志社询问相关情况,未果。晚6时许,该局微博“平安三门峡”发布信息,欢迎杂志或作者提供线索,以便尽快破案,同时恳请各界监督。此微博一出,立即在网上“炸了锅”,网友几乎“一边倒”支持三门峡警方的诚恳态度,纷纷评论支持警方追查真相。

  当天下午,三门峡市委宣传部派专人找到原文作者,求证详情,遭到婉拒。在分析舆情后,决定进行第二波回应。这次的回应没有讲以往的“高度重视,正在调查”之类概括性语言,而是迅速发布阶段性调查结果,用扎实的事实来说话。

  当晚9时许,任战洲发布情况说明:今天下午,我们与原文作者联系沟通,对方表示要“遵循新闻工作职业道德,为新闻来源保密”,始终未能说明村名或村支书真实姓名。为给社会各界一个答复,现三门峡市公安局正在网上征集线索。同时诚恳地“拜托”《南风窗》说明情况。

  这些信息成为舆论的一个“拐点”。9月3日晚,人民日报社所属媒体率先“发声”,人民日报法人微博立即转发,使得关注度激增,评论如潮;人民网先后发布两条消息追踪关注,让新闻从微博“内循环”中走出来;平面媒体立即跟进,《人民日报》要闻四版晚上11点接到稿件,紧急编排,9月4日刊发三门峡权威回应消息。当日上午,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夏炎率员赶赴三门峡协调处理此事。河南日报、大河报等法人微博和大河网、大豫网等河南网媒立即发出权威消息。9月5日,《河南日报》一版导读刊发《记者就村支书性侵村民留守妻子进行采访 当地回应:相关报道与事实不符》,河南省直主要媒体大河报、河南商报、大河网、手机报等予以同步转发。9月6日,省电台、省电视台也通过不同形式加以关注,形成了传播和引导的合力。

  三门峡表现的诚意和姿态赢得了尊敬。截至9月7日23时,市委新闻发言人微博阅读量已达180万,网民转载3000余次,评论千条以上。众多微博的主流评论认为当地顺应了民众呼声,敢于直面质疑,反应及时,谦卑审慎,既秉持理性,又未逾越公权,这样处置舆论事件值得肯定。

  杂志道歉,暂告结束

  理性应对,善于发声是关键

  舆论的压力终于传导到源头。9月6日,《南风窗》派出执行副主编前往三门峡沟通。9月7日深夜11点半,三门峡市委宣传部接到《南风窗》致歉信。8日零时许,致歉信经《河南日报》微博发布。9月9日,《人民日报》在四版和评论版分别刊发消息和评论,一方面在消息中引述,有网友评论认为,由于无法获知其新闻来源,其道歉声明中的“吹牛支书”是否真的存在仍不得而知,希望有关部门进一步追查真相。另一方面刊发读者来论指出,该杂志社道歉敲响了“新闻想象学”的丧钟。事件处置暂告一段落。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副主任刘海龙认为,原文“性侵”情节与全文内容不相干,非关键信息,却用在开头作为新闻坚实基础,这样使用匿名信源存在“技术失误”。对于涉刑事案件,记者不能再以职业为由保密。评论作者杨涛认为,消息源是侦破关键,记者还是应当提供消息源。

  回顾此次突发舆情的处置,态度诚恳坦率,回应及时迅速;发布权威信息,网上主动引导,被当地党政部门认为是一条以后可供借鉴的工作体会。

  近年来,面对网络舆情,有些地方应对处理缺乏理性,一旦被传言“缠身”后,不是“一点就爆”,就是封锁消息,紧捂“盖子”,难免造成误解和隔阂。“这次如果闭门不应,或是习惯性地先行‘辟谣’,也会重蹈覆辙。”朱夏炎总结,遇到突发事件,当地党委、政府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要敢于发声、及时发声、善于发声。

  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董广安认为,这次舆论应对中,《人民日报》、《河南日报》等党报的主阵地作用显现,面对舆论热点敢于亮剑,观点鲜明,做到“不失语”、“早发声”,从而扭转了一度一边倒的局面,抢占了舆论制高点。

  面对网上持续发酵的舆情,除了继续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打好“阵地战”外,更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打好“运动战”。“通过主动设置议题,发布动态消息,用主流媒体的声音对付网上不良舆论,也是向公众澄清事实真相的关键。” 朱夏炎说。(人民日报记者 曲昌荣 王汉超)

(责任编辑:袁霓)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