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耳机工作,挺“惬意” 河南商报记者 张郁/摄
有车一族,免不了要与车管所打交道。郑州市车辆管理所的形象和服务质量如何,郑州市民心中自有一杆秤。
面对市民的吐槽,车管所工作人员是否在平时工作中有难言之隐?对此,车管所相关负责人说:“老百姓都是好的,只有咱没有服务到位。”
现象
领个车牌花了一天
昨天凌晨5点,家住荥阳市的周先生已到郑州市车辆管理所城西服务站了,他要为自己的新车申领车牌。担心办理业务的人多,天刚亮他就到大厅门口排起了队。
证件全部带齐,叫号、办理的过程也顺利,但需要跑的窗口太多,直到下午3点,还有两项业务没办好。
下午6点,周先生终于赶在车管所下班前办好了所有手续,对于第一次到车管所办理业务的他来说,跑了一天,最大的感受是“程序多、办理速度慢”。
吐槽
车管所负责办理机动车注册、驾驶证申领等业务,经常与机动车驾驶员接触。车管所的服务,是否让驾驶员们满意?是否赢得了市民信任?
1.“黄牛”横行
市民孟先生说,他到郑州市南三环车管所审车,跑了3趟,每次等上五六个小时,最后还是没能办成。“最后花了400元钱,托‘黄牛’帮我办,结果当天就办完了所有业务。”
@火眼金睛称,自己审车时两次都没通过,花280元找了“黄牛”,一次就办成了。为什么同样一辆车,车主自己审不过,“黄牛”就能审过?
2.停车不便
郑州市民张先生说,车管所停车场里总是停满了车。去车管所办事儿,停车是大问题。
不少市民有同感:平时还好,一到审车、年检等业务办理高峰期,车管所附近的道路也会变成停车场,人都走不过去。
3.服务态度不好
市民张先生说,有一次去车管所办理业务,开车刚进入大门,便有一名中年男子向他喊“不准停车”,解释了好一会儿,对方才同意让他把车开进去。
“问他办事大厅咋走,他反问我‘这都不知道还来啥来’。”他说,到车管所办事时就感觉“工作人员脸色难看”。
4.办理业务难
“我刚买的新车老是审不过去,这让人没法理解。”市民杜女士去年买了一辆进口车,审车时总是出现各种问题。最后托熟人才算勉强审过。
记者走访发现,普通的审车、申领牌照等业务,如果顺利,大多也需要一整天时间才能办好。如果不“幸运”,则要等到第二天才能办好。
5.故意刁难
市民小张到车管所申请补领机动车号牌。大厅工作人员告诉他,提交的材料里缺少车牌丢失证明,应该去辖区派出所开个证明再来办理。
“去之前,我专门电话咨询了车管所,按照对方要求的材料准备。”后来,小张找朋友帮忙,才算办妥。
记者咨询得知,补领机动车号牌,并不需要递交丢失证明,如果是机动车所有人亲自办理,只需要提供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以及行车证即可。
6.服务方式单一
郑州市民苏先生住处离车管所比较远,买了一辆新车,跑了3趟业务也没能办成。“我觉得车管所服务方式太单一。窗口排队的人那么多,为什么不能提前预约,按照预约办理业务,这样市民就知道自己大概排在哪一天,就不用跑冤枉路了。”
体验 场景一:转了一圈才停下车
昨天上午11点,记者驱车来到郑州市车辆管理所城西服务站,发现附近道路两旁也都停满了车。
转了一圈,10多分钟后才在靠近大厅门口的地方找到停车位,且该处停车场并无人员引导,不少建筑物前后也停满了车。
场景二:现场混乱无人管
城西服务站办事大厅取号机器旁,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排成一“堆”。由于人员拥挤,靠近机器的市民不得不弯下腰操作机器,排在后边的市民则在一米外伸出手指去碰触机器屏幕。
场景三:有人看着手机,有人戴着耳机
在办事大厅“便民利民志愿服务站”,两名工作人员接受市民咨询。记者咨询“申领车牌在哪个窗口办理”时,一名正在看手机的男性工作人员没有抬头,抬起左手向身侧指了一下。
市民咨询时,他也是同样的动作,并不答话。坐在一旁的一名女性工作人员戴着耳机。
场景四:“黄牛”称别人办不了的业务她能办
记者刚停稳车,就有一名中年女子走过来,询问“办什么业务”。记者称要申领正式车牌,对方表示可以帮忙办理,只收取100元“服务费”。
“什么业务都能办。有的你办不了,我也能很快给你办成。”对方递过来一张名片称“在里边有熟人”,有需要尽管联系。
场景五:撇下几个排队市民,称下班了
上午11点55分,办事大厅缴费窗口处排了10多人。5分钟后,尚有多名市民没有缴上费,窗口处工作人员称“已经下班”,缴费业务暂停办理。排队的市民只好离开窗口,准备下午上班时间再过来办理。
车管所回应
针对市民去车管所办事时遇到的种种难题,郑州市交巡警支队车辆管理所办公室主任赵少举称:“老百姓都是好的,只有咱没有服务到位。”
记者手记
不愿多说的背后
对于机动车车主来说,车管所像是娘家,帮着审车、过户、年检。
可回娘家的车主们并不见得开心,无奈和不解也是常有的事。
咋无奈?看看便民利民志愿服务站就知道了。当记者问:“申领车牌在哪个窗口办理啊?”一名眼睛盯着手机屏幕的男性工作人员头也不抬,伸手指了一下一旁的另一名女性工作人员。
扭头看去,这名女性工作人员头上戴着耳机,手里拿着手机,完全没有注意到记者的存在。记者正想问的问题,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她能听到吗?
出了办事大厅,耳边响起喇叭里的提醒:“请到正规窗口办理业务,不要相信社会人员。”这时,一名女子凑到身边,“办啥业务,我能办。”百米外,记者又被另一名妇女叫住,被问了同样的问题。
这边在宣传不要相信“黄牛”,那边为却何是“黄牛”更快的办事效率?一名办业务的司机说:“不是车管所没办法,是不愿意想办法。”
赵少举说:“老百姓都是好的,只有咱没有服务到位。”
记者不知道赵主任为何不愿多说,但我们希望,隐藏在这话语背后的,是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和举措。
征集
公共行业大家说
公共行业与我们息息相关,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不经意间就会相遇,感动、冲突、委屈也在此期间产生。在此,河南商报发出征集,不管是公共行业从业者,还是普通市民,只要您对郑州公共行业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