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牵手中关村 自主创新与生态文明的高亢交响

2013年09月17日 09:14   来源:新华网   

  自主创新与生态文明的高亢交响

  ——贵阳市与中关村合作的战略意义

  9月8日,贵阳市政府与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启了双方高位对接、协同创新和深度合作的征程。

  中关村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贵阳要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这是双方合作的基础,也决定了区域协同创新的高起点。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双方正式确定了战略合作关系,也使得区域合作顺理成章,并建立了保障机制。

  两地的战略合作,就是要“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贵阳市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推动资源整合优化配置,推进区域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双方将坚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宗旨,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重点,充分发挥中关村创新资源高度丰富、创新人才高度聚集、创新环境高度发展的优势,以及贵阳市在资源、环境、区位和市场等方面优势,探索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模式,构建区域合作与互动发展的新格局。

  在贵阳宣布“牵手”中关村之时,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负责人说,中关村科技园之所以能成为全国创新驱动的典范,主要原因在于中关村打破了阻碍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束缚,不断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而贵阳建设的“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是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为最大资源。

  那么,两种“生态”怎样实现融合发展?双方将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原则,遵循市场规律,促进发展要素和资源优化配置,共同营造开放、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坚持“平等协商,积极对接”,充分调动合作双方的积极性,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坚持“突出特色,创新跨越”,充分发挥双方资源特点和比较优势,大力开展体制机制创新。

  务实!这是双方在洽谈合作过程中一直强调的。双方合作协议中列出了五大合作内容,明确了发展方向——

  双方将“相互借鉴发展理念,共同探索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发展理念的相互借鉴和政策体系的对接互动,深化共识,形成合力,推动双方合作发展走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促进中关村科技成果顺利落户转化,实现快速发展。

  在9月8日的签约仪式上,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也正式揭牌,成为区域合作的平台。这正是落实双方“发挥比较优势,支持建设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的具体体现。按照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支持建设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作为双方延伸产业链的重要载体,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集聚区。重点在高端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合作。

  双方将“共同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学研用合作”。鼓励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入驻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开展多种形式的研发活动;鼓励支持贵阳市企业、研发机构到中关村示范区设立研发机构,借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鼓励支持双方企业、研发机构、高等院校间开展多种形式产学研用合作,共同承接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促进科技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

  此外,双方将 “加强科技金融合作”。鼓励中关村示范区内的银行、信用担保、风险投资等金融机构与贵阳市相关机构开展投融资合作,鼓励各类创投资金、天使基金等投融资机构进驻贵阳,推动贵阳市进一步建立完善现代科技金融体系。

  双方还将“开展人才互访,建立交流合作机制”。政、企、研管理队伍积极互动交流,通过互派机关干部挂职学习,支持企业管理人员、研发人员以实地考察、短期培训、座谈会议等多种形式开展交流合作。

  借助创新驱动区域合作,生态文明的贵阳将迎来转型发展的美好明天。

  访谈1

  加快工业发展的重大机遇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党委书记唐慧荣)

  “市政府和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共同成立‘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开展深度合作,这是加快全市工业结构转型升级、加速工业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党委书记唐慧荣说,尤其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方面,可以通过中关村的高新技术改造提升贵阳传统产业,从而抢占产业制高点,实现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新跨越。

  目前,贵阳市已规划建设了12个产业园区,总规划用地面积350平方公里(实际建成面积84平方公里),拥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8个国家级产业化基地和6个省级产业化示范基地,入园规模以上企业405户,解决就业人员17.58万人,已初步形成航空航天、装备制造、资源深加工、新材料等一批产业集群。

  唐慧荣举例说,如以现代制造技术为引领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双方将重点发展以航空发动机、飞机相关零部件制造为主的航天航空产业,以城市轨道车辆制造、机车重大锻铸配件、机电设备为主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以中高档纯电动客车、ISG启动电机和大功率、长寿命锂离子动力电池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贵阳‘牵手’中关村正当其时,这是双方优势互补的深度合作。”唐慧荣认为,从企业的角度看,中关村之所以选择与贵阳进行区域合作,是因为中关村在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方面有相当一批优势企业。而贵阳地处西南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地理和资源、军工等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中关村在这个时候选择贵阳进行区域合作,也是顺应了国家进一步加大西部大开发力度的趋势。

  访谈2

  合作带来经济增长新爆点

  (经开区投资服务局副局长包晓杰)

  “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次合作将为经开区带来经济急速增长的新爆点,也为小孟工业园千亿级示范园区建设助力。”经开区投资服务局副局长包晓杰说。

  “贵阳‘牵手’中关村对小孟工业园来说意义非凡。一方面,我们将继续以小孟工业园为核心,依托海信工业园等辖区内现有电子信息企业的技术力量,积极与辖区内主体企业共同开发建立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另一方面,通过引入中关村相关项目和智力资源,佐以配套优惠政策,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包晓杰说。

  目前,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合作的“矿业安全信息化解决方案项目”、“物联网技术创新与产业示范”等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在新型工业示范基地应用项目正在推进中;围绕海信电视主机制造的零部件产业链也在逐渐完善,LED液晶模组生产线等项目正在顺利建设。

  “小孟工业园正在迅速成长,这意味着无论是园区发展还是项目建设,都有大量的人才、资本需求。根据中关村管委会与贵阳市政府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关村将鼓励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参与到贵阳经济建设中来,鼓励支持双方企业、研发机构、高等院校间开展多种形式产学研用合作。这对小孟工业园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包晓杰说。

  访谈3

  “牵手”促进资源共享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国平)

  “以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为标志,贵阳借助中关村这条大船,驶入了机会均等、资源共享的发展大洋。”北京润平知识产权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国平说,贵阳市政府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实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高位对接,对于两地协同创新和深度合作将发挥重要作用。

  在刘国平看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贵阳在交通区位、产业基础、生态、政策、人文等方面的后发优势不断显现。这次与中关村携手,更实现了两地政策、人才、资源等发展要素的交流与叠加。

  “这意味着,众多在中关村扎根发展的科技型企业,将毫无后顾之忧地来到贵阳投资,并享受中关村、贵阳市的双重支持。”刘国平说,贵阳则可通过中关村这一平台,让外界更方便地认识贵阳,从而显著提振贵阳对外形象,扩大在外知名度和美誉度。“更重要的是,站在这一共享平台上,贵阳足不出户就能接触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科技、最前沿的市场,贵阳与外界交流的水平将得到有效提升。”

  刘国平说,中关村借助自身的品牌优势、渠道优势,能够帮助贵阳本土科技型企业打开市场,赢得先机。“在科技领域来说,双方实现合作,能加大科技要素聚集和整合力度,构建开放共享、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实现人才、资本、项目、技术的自由流通。”刘国平说,贵阳科技型企业可依托中关村,打通科技与产业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加快科技成果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访谈4

  人才聚集促进企业发展

  (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行政总监王心福)

  “中关村与贵阳合作,必将带来大量高新技术项目落地,而产业的聚集必将带来人才和信息的集聚、中介服务机构的聚集。这对将人力资源视为第一资源的朗玛来说,机遇非凡。”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行政总监王心福说。

  完成上市后,朗玛已经成为贵州互联网行业的绝对领军企业。“但若放在中关村,朗玛仍是一个正在创业中的不入流企业。”王心福说。

  一方面是区域内的“一枝独秀”,另一方面难以迈步行业一流阵营,朗玛的尴尬地位也为其人才吸纳带来难题。

  没有产业聚集,人才的合理流动和长远发展都会受到限制。“在北京,企业间的人才流动是很正常的。一个技术人员,在一家企业专业岗位上难有上升空间时,跳槽到另一家公司,或许会有更广阔的视野和上升空间。这正是贵州缺乏的,也成为我们引入人才的最大瓶颈。”王心福说。

  没有其他选项,没有合理流动,意味着同等条件下,吸纳一个人才要比产业聚集好的地方投入更多的感情、物质成本。而人才的合理流动,能带来新的视觉、理念和思维,对以创新为第一推动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是实现企业提速增效最重大的机遇。

  在全国大盘来看,朗玛仍属于成长中的企业。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对企业发展非常必要。

  “长期没有竞争环境,企业也会生锈、懈怠,中关村的到来,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竞争对手。这将改变我们高新技术产业的氛围。”王心福说,“良性的竞争环境不但能提升产品质量,朗玛也能从其他优秀企业中学到更多的管理经验,这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责任编辑:石兰)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