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大学生"技术宅" 创客文化走进深圳校园

2013年09月18日 17:40   来源:南方日报   

  聚集大学生“技术宅” 创客文化进深圳校园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成立“创客邦”,鼓励创新实现分享

  9月14日,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携手深圳市散文科技有限公司、柴火创客空间、Seeed Studio公司正式成立“创客邦”,将创客文化引入校园。“创客邦”着意聚集大学生中的“技术宅”们,鼓励创新、实现、分享,希望成为创客们实现创意、交流思路及实现产品商品化的平台。

  创客文化悄然兴起

  “创客做出来的东西就像独立电影,当更多独立产品出现时,可以使得市场上没有被批量化生产满足的需求得到满足,并使得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在创新中得到验证。”Seeed Studio创始人潘昊近日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演讲时称,创客可以被视为最小的创新单元,创客运动的开展使得很多遥不可及的技术变得触手可及,也催生多元化产品的出现。创客把产品的开发过程变得更加敏捷,供应链也变得更加简单。

  “首先,创客是设计者和制造者,其次,他们也是产品的使用者和推广者,参与了产品诞生的整个流程,从而也更可能实现突破性的创新。”在潘昊看来,区别于传统的硬件行业自上由下的方式,创客群体是自下而上的,快速演变的,以开源来促进社区内的共同发展,有助于打破技术壁垒。

  对于硬件开源这个概念,潘昊解释说,比如要做一个能发微博的饮水机,首先需要把它搭建出来,用一个摄像头加一个传统的饮水机拼凑起来,但这个东西不能直接生产,需要做一个功能模块嵌到饮水机里去。于是,用数控机床或者3D打印机做一个原型,原型经历不断地迭代和改良,就成为了产品。“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开源硬件公司,Seeed Studio提供的就是这类功能模块,为小型创新者提供快速开发的工具,帮助硬件产品原型更快更方便地投入生产和市场推广。”

  对于开发者而言,开源硬件使他们无需再从零开始,接着开源内容改进即可。对于使用者而言,缺乏专业背景的人也可以摆脱束缚,更直接地造物来满足自己的需求。硬件创业的门槛将越来越低,甚至门外汉也可以通过开源硬件实现自己的创意。当这些设计、技术以开源方式传递下去,相互借鉴促进,再加上一部分不满足于现有方式的“极客”进行变异,未来将会带来一轮新的产业变革。

  深圳有创客成长的土壤

  近几年来,由于开源创新、成熟的制造业和便捷的融资方式的出现,深圳正成为创客们的乐土。

  创新思想家克里斯·安德森在《创客:新工业革命》一书中多处提到了中国,也数次专门提到广东省、深圳市。他认为,驱动创客运动的各项条件,在珠三角特别是深圳都完全具备——中国面临节能减排、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压力;阿里巴巴已成为连接像他自己那样的美国创客与制造商的纽带,完全可以为深圳的年轻人和创新达人所用;深圳的风险投资、社会投资和技术创新环境正在改善;珠三角仍拥有足以承接世界各地各类订单的成熟制造能力;国内、本地创客利用互联网开源社区和3D打印技术、装备,这也并不存在障碍。

  潘昊则认为,深圳拥有完整的供应链和大量的优秀工程师,对于硬件创业来讲,深圳是一个好莱坞一样的硬件天堂,但是,创客运动自六七年前开始以来,中国创客运动的发展仍处于初期,目前在国内还不够流行,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相比存在不小差距。他介绍,就目前Seeed Studio的业务来说,业务主要集中在海外市场,海外客户占到了99%以上。

  在潘昊看来,目前中国的创客无论从创意水平还是想法的实现能力上,都相对弱于国外创客。在国外,由于投资环境比较好,生存压力也不大,加上文化上的差异,创客们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相比之下,国人面临着高房价等生活压力,如果想把一些独特的想法实现出来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所以他们在这方面的投入比较少。

  此外,中国对于成功的价值观更一元化,更注重单一的目标,家长很难鼓励孩子的多元化发展。“中国‘虎妈’太多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会导致很多有成为创客潜力的孩子把时间全部花在了考试上。但这样的情况也正在改变,新一代的父母正在成长起来,他们的价值观更多元更国际化,相信也会给孩子更多空间。”

  今年4月6日,中国第二届“制汇节”(Maker Faire)在深圳华侨城创意园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个创客团队展示并分享了自己的作品,从3D打印机、迷你太阳能板到4轴飞行器、创意led灯,作品涵盖了艺术、科技、商业等领域,吸引了2000多人到场参观。潘昊认为,在这次“制汇节”上,中国北京、上海、深圳的创客也展现了各自不同的特点。相对而言,北京、上海的创客更有浪漫主义色彩和人文情怀,深圳创客的强项则在于动手能力,风格也更务实。

  潘昊相信,随着各地创客的交流一进步加深,明年的“制汇节”一定会出现更多优秀的深圳创客。

  大学生最适合成为创客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创业孵化器相关负责人张广认为,创客精神的核心是创新、实现、分享,大学生是最合适成为创客的人群。

  据了解,深圳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也都已经出现了创客社团或创客空间。在8月10日至11日举办的全球创客马拉松深圳站比赛中,就有不少参赛者是来自深圳高校的创客。来自深圳大学的创客团队就带去了有趣的创客项目——基于KiwiBoard的智能门铃,当有人按下门铃的时候,就会触发kiwiboard里面的程序,发送通知到用户手机,并看到按门铃的人是谁。

  深大创客的发起人之一马宇飞介绍,深大学生动手能力强,很多“技术宅”会在宿舍里DIY一些东西出来,学校的交流氛围已经非常不错,但是更多的仅限于各自的学院和专业。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马宇飞参加了柴火创客空间的几次活动和交流,被那种跨界思想碰撞和分享气氛所感染,逐渐产生在深大做一个创客空间的想法——把各种专业知识背景的人,特别是“技术宅”聚集到一起,能做出一些有趣的东西。

  在国内,目前创客空间还处于初创阶段,创意来源也主要来自国外的开源网站。柴火创客空间负责人陈威介绍,柴火创客空间目前主要由会员自发管理,空间主要给创客们提供基本的原型开发设备如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电子开发设备、机械加工设备等,并组织创聚会和各种级别的工作坊,是集知识分享、创意交流以及协同创造为主的非盈利组织。

  据张广介绍,成立创客邦是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在成立创业孵化器后的又一探索。创客邦将为大学生创客提供一个实现创意和交流创意思路的平台。相比柴火创客空间等外部创客空间,创客邦立足高校,具有自身的优势:实验室设在校园中,更方便大学生参与,使学生们的参与程度更高;拥有一大批高校教师作为支持,可随时解答在实现创意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依托高校的先进教学和科研设备,可以为创客提供更多硬件支持;有强大的校友及对接企业支持,有助于将创意产品商品化。

  在创客邦成立后,今后将会邀请外部优秀的创客团队前来展示项目,并邀请相关领域工程师与学生们一起讨论、解决问题。张广称:“创客邦并不局限于清华大学,今后还希望有更多其他高校的学生加入创客邦,也希望能有制造业等行业的企业参与,借助创客邦的创客团队解决它们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创客文化的发展事实上也给产学研结合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

  创客: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不以盈利为目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从能感知情绪而随之变色的衣服,到可以发出声音表达情绪的垃圾桶、打印立体人形的3D打印机……创客可以涉足艺术、手工、科学、工程技术、食物、音乐等多个领域创客的共同特质是创新、实践与分享,以各不相同的特长,通过互相协调,爆发巨大的创新活力。

  ■相关

  知识跳蚤市场

  首次来深

  “荒野逃生如何不被动物吃掉”、“85%的感情问题都是社会问题”、“用互联网的思维做公益”这些看起来和科技似乎没有什么关系的主题演讲,在9月14日于深圳大学举行的BarCamp(知识跳蚤市场)上受到不少创业者的欢迎。

  记者近日在深大看到,在举办演讲的4个教室门口的墙上,贴满了演讲的标题,还有听众对议题贴星星进行点评。据了解,BarCamp也叫知识跳蚤市场,是一个由参加者主导的国际活动组织。BarCamp诞生于美国加州,作为一种打破传统的、由参与者主导的即兴研讨会,BarCamp迄今已在全球超过350个城市举办过活动。从2005年在硅谷举办到现在,BarCamp已经吸引了数以万计的观众。

  与一般活动不同的是,你不会事先知道你将听到什么样的内容,相反,任何参加者都可以主持演讲、参与讨论、介绍项目、分享经验,唯一的条件是有趣。BarCamp在香港已经举办过七年,今年,非盈利性组织“创业深圳”将BarCamp从香港引进,首次在深圳举行。虽是首次在深圳举办,但这场活动吸引了两百多名创业者和一百多名大学生参与,在现场,记者看到还有不少洋面孔。

  “创业深圳”成员石志远告诉记者,在香港,创业圈的人互相都认识,有利于人力、资源的互通有无,但是深圳的创业者都比较低调,希望能组织一些活动,让创业者建立联系。石志远认为,BarCamp对于开拓创业者的思路很有启发,“很多科技创业人才,需要接触不同领域的人,比如我的创业团队做了一个在香港预约医院的挂号系统,这就需要了解一些医疗的常识、病人的想法等等。”

(责任编辑:石兰)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