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传说中的“天桥”复活了。
“天桥八怪”的铜像还伫立在天桥市民广场的喷泉旁,几米开外搭起的舞台上,一场现代杂耍技艺秀正在上演,少不了杂技双簧、天桥把式、柔术滚灯的传统技艺,却也别出心裁地加上了街舞、滑稽小丑、空手变白鸽的现代街头艺术。
长卷发、黑礼帽、大墨镜,标志性的白手套和垫肩外套,乍一看,还真以为是迈克尔·杰克逊再生了。随着经典音乐响起,“迈克尔·杰克逊”像模像样地踩着节奏跳上了。指向天空的手势,月球漫步的太空舞步,“舞王”的风采再现,连台下根本不认识舞台上演的是谁的游客许先生,都跟着叫起了好。
传统的杂技也毫不输阵,看上去年龄不大的小姑娘用脚掌顶起一座灯台时,站在舞台左侧的杨大妈紧张地捏起了双手。小姑娘右腿绕过颈部后,再反身倒立,再翻身,另一只脚也放上灯台,接着是左手、右手,到最后连嘴里都衔上了双排烛台。杨大妈屏住呼吸,默默看着动作一个个完成,当六座烛台一动不动地都被杂技演员撑起时,她努力地拍了好久的巴掌,“以前就是在电视上看过杂技,现场这么一看,更觉得神奇。”
台上的演出热闹,台下的人也没消停。变形金刚“大黄蜂”和蓝翅膀蓝头发的“圣斗士”就站在人群中,还有小丑踩着高跷在广场走来走去。大爷大妈们没见过这些新鲜玩意儿,只是远远地看着。孩子们就胆儿大多了,摸摸铠甲,戳戳翅膀。
演出之外,还有不少宝贝可以令市民开开眼界。广场东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北京传统技艺”展示区,汇集了卵石画、北京鬃人、山核桃雕塑、面塑、京派内画鼻烟壶等老北京“非遗”。
有头有爪、一身黄毛的“毛猴”就吸引了小朋友彤彤的目光,她趴在展位前问个不停。“听说过老天桥的历史,从来没在这看见过‘活’的表演。”彤彤的妈妈温女士说。彤彤看完了“毛猴”,又一头扎进了演出舞台的前排。看了一会儿正在上演的“达人秀”,温女士决定让孩子看完上午的整场演出,“有老手艺,又有新绝活儿,孩子都没见过,多看看也挺长见识的。”
“市民爱看,活动明年还会接着办。”西城区天桥演艺区建设指挥部产业促进处负责人贺仪介绍,广场露天展演展示持续到今天下午,晚上还在德云社推出相声表演、在天桥剧场演出鼓曲。“我们希望大家以后多来逛天桥,这里是历史上的民间杂技聚集地。当年到天桥看杂技是很时髦的事,现在的天桥也很‘潮’。”贺仪说。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