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人民币资本项下自由兑换”必须谨慎

2013年10月09日 15:57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日前,有传闻说,在上海自贸区将允许人民币资本项下自由兑换。笔者认为,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必须谨慎。

  可以肯定地说,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这件事不存在“试点”的问题,只要中国大陆任何一个地方放开就等于全国放开。因为,资本的流动不可能通过地区管制而形成壁垒。

  自由贸易区说到底属于服务范畴,搞得好可以促进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搞不好将摧毁中国的实体经济,关键是会摧毁中国企业家的实业精神。所以,不要总以高额的服务利润去引导实业资本,这是对一个国家经济基础的破坏。

  有人说,竞争会使服务价格降低。我看不是。实际上,先进的服务业门槛已经非常高,不是那些实力较弱的资本可以涉足的,就算涉足也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所以,竞争可以降低价格这样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认知是错误的。不是吗?国际市场的金融竞争是不是非常激烈?那金融服务的价格是在上升、还是在下降?我们绝不可以用自由市场时代的理论去指导寡头垄断时代的实践,那非倒霉不可。

  中国需要改革开放,需要拆除阻碍改革开放的藩篱。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国际金融市场的险恶,必须充分意识到国际金融争夺的残酷性。所以,中国实现彻底金融开放的前提一定是:依据中国金融市场的新特点,依据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历史经验,建立一整套至少从理论上符合逻辑的“新规则”,同时还要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提出应对预案。

  近年来中国拆篱笆的速度远远大过建新规的速度,试图拱开旧篱笆的人远远多过详尽研究如何控制风险的人。这就是大问题,是关乎民族命运的大问题。笔者认为,无论改革也好,开放也罢,我们都必须问自己一系列关键的问题:这样的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的好处是什么?利大还是弊大?什么样的前提下利大?什么样的前提下弊大?我们要创造哪些条件才可以把中国推向怎样更加开放的程度?

  回答不了或者不回答这样的关键问题,那我们中国的改革开放就会充满盲目性,并落入“为改革而改革、为开放而开放”的陷阱,势必导致经济的失序、甚至混乱,最可怕的后果是“无备有患”,而且不知如何治患。我们总是强调“热钱”很讨厌,但所有案例都告诉我们,“热钱”不是击垮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关键因素,“热钱”实际上只是个“导火索”。

  比如,东南亚发生过的货币攻击,“热钱”借助舆论唱空、做空某国货币,这只是“导火索”,如果没有被攻击国国民全部参与到货币兑换过程中,那该国政府完全有能力控制局面,但当全民参与之后,政府则无力应对。为什么会发生全民参与本币兑换外币的过程?因为资本项目已经完全自由兑换。

  实际上,哪怕是上海一个地方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但一旦发生危机,那全国有钱人大不了跑到上海去兑换外币,这样的成本远比汇往国外低得多,而且十分简单而便利。

  许多发展中国家因为按照人家指的路走,构建了一个毫不设防的“自由市场”,结果稍有闪失,就会被狠狠地咬上一口,最终被按着头签订城下之盟,把自己廉价地卖了还要帮人家数钱。中国绝不能经历同样的苦痛。钮文新

(责任编辑:袁霓)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