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湖北恩施旅游业“由危转机”背后的密码

2013年10月11日 11:06   来源:湖北日报    刘畅 彭祖之

  阅读核心

  与武当山顺应自驾潮流不同,恩施州反其道行之,加大宣介,加强与旅行社合作,取得大踏步发展。究其因,盖历史迥异,发展阶段不同耳。

  7日,长假最后一天,游客已明显出多进少。看着起落跌宕的曲线图,恩施州旅游委主任杨跃红长舒了一口气——继夏季旅游高峰后,黄金周又划上一个圆满句号。

  回眸今年恩施旅游,既有顿挫,又现高潮,宛如一部情节曲折的影视大片。

  元月至5月,寒风劲吹,公务旅游几乎销声匿迹,这个昔日7成客源市场的消失,对任何景区的打击怎么夸大都不为过。

  6月开始,随着思路的调整,恩施州旅游由危转机,8月创出历史纪录,国庆再次刷新纪录,接待游客114.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02亿元。

  智者借力而行

  春末夏初,全国1108家旅行社的负责人应邀齐聚恩施,体验奇山异水,土苗风情,这在当地尚属首次。这些旅行社被称为“市场红娘”,他们手上掌握着全国各个区域重量级客源,而在此前,因为沿袭传统思路,恩施各大景点都是坐等游客上门。

  5月起,采取向旅行社大幅让利的举措,恩施州借助“市场红娘”的力量,主动出击,拓展市场半径,连续在郑州、北京、石家庄、重庆、成都等地举行旅游推介,把一级市场从湖北推至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区。

  接下来暑期游的火爆程度,让恩施人大吃一惊:原来还有这么大的市场真空尚未开发。

  9月3日,3000多名国外游客在游完三峡大坝后,乘船进入巴东,饱览神农溪风光后,乘车深入武陵山腹地,游览恩施大峡谷和土司城,然后乘火车再进入重庆,完成大三峡的整体旅行。这条由恩施和宜昌旅游部门共同打造的全新线路引来游客们的一片叫好声,当天北京市场就预包了4个高铁专列。

  宜昌与恩施接壤,可过去大批游客看完三峡大坝就返程,根本不知道附近还有旅游资源如此丰富的恩施州,近在咫尺的黄金客源多年擦肩而过。

  告别封闭意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恩施收获颇丰。仅融入三峡圈,每年至少为恩施增加200万以上的高端客源。

  从卖门票到卖气候

  大峡谷、腾龙洞、坪坝营,恩施名气最响亮的风景区,2012年,三者门票收入相加也不到1亿元。

  元月至5月,景区门票下滑,同比不及去年一半;相关的餐饮、住宿、交通等行业收入也直线下滑。

  止跌回升始于夏季的来临。利川率先突围!抓住周边“火炉”的难熬,利川把旅游宣传口号从“龙船调的故乡欢迎您”改成“冬去海南,夏来利川”,营造“凉都”氛围。

  随后,“清凉恩施,舒爽一夏”、“凉城美景,宜人之都”,从武汉至广州、上海、北京的动车或高铁上,都开始播放恩施旅游广告。在炎热的武汉、重庆、宜昌等地,巨幅公交车广告反复向市民展现恩施的凉风习习。

  宣传产生了巨大的磁场效应,恩施旅游一改颓势。

  7月上旬,利川市谋道镇,狭窄的马路被密密麻麻的人群和车辆拥塞;巴东绿葱坡、建始花坪、咸丰麻柳溪,这些过去并非旅游景点的乡村,因为海拔高、气候凉爽,吸引大批外地游客入驻,这些候鸟型游客一待就是1个多月,吃住行一体,让每个经营农家乐的农户都笑开了眼。

  据统计,全州仅8月游客就达到350多万人次,创造历史新纪录。

  打造旅游升级版

  苞谷粑,一种恩施民间食品,因为口感糯甜,粗纤维含量丰富,成为外地游客喜爱的食品,宣恩县椒园镇的农民一天户均可卖出2000多个,成为当地致富的重要支柱。

  “你们的玉露今年能不能提前预定100斤?”恩施市芭蕉乡,著名的农家乐集中区,农户们经常能收到外地游客打来的电话,请他们邮寄当地各种无公害生态食品。

  旅游发展的同时,恩施人发现,不仅仅绿水青山,他们的一吃一用都能变成金砖。“恩施应当打造旅游升级版!”州委书记王海涛指出,全州应从单纯的观光游向休闲游、生态游、特色游转变,拉动旅游相关产业链升级提速,将恩施建成华中最具魅力的生态养生之地。

  据统计,恩施旅游升级版实施,将带动房地产、交通运输、商业购物等20多个产业大幅度上扬,吸纳就业人口将超过50万人。 (记者 刘畅 通讯员 彭祖之)

(责任编辑:秦静)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