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之声记者柯成韵 刘中琪)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央广网主办的《大国大时代----中国经济十月谈》系列时事报告会,10月14日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启动。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以《大国经济该从哪里升级?》为主题,进行了主旨演讲。
厉以宁说,怎么来建设中国的新型社会呢?需要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中来。可是城市容纳得下吗?现在中国的城镇化率,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是51%或者是52%左右。但常住城市半年以上的,包括农民工在内。而农民工在城市有住了20年的,还是农民工。这就存在问题了。就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来说,中国的城镇化率是多少呢?大概只有百分之三十几。假定再过几年,中国人口到14亿多了,要达到80%,达到西方国家的标准,还不要说美国的标准,那就是有12亿人住在城市里了。现在是6亿人,再往城市挤进6亿人,城市会变成什么样子?这是新问题,是其他国家没有遇到过的。中国的城镇化道路怎么走?这是说中国必须走老城区加新城区加新社区道路。新社区是什么呢?就是今天的新农村。新农村的房子已经盖好了,或者正在修建,它最后会形成新社区。公共服务到位了,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了,用社区管理上的办法来管理新社区,这就是中国城镇化的一部分。中国要实行就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农民不仅要进入老城区、新城区,还要在新社区,这里也是城镇化的一部分。这样12亿人口作为城镇人口,或者全国的户口都一元化了,这样才能够容纳得下。这就是我们大家遇到的大问题。
厉以宁说,遇到的大问题还有,必须给农民以产权。土地确权,正是在农村所兴起的这场大的改革,就是新一轮农村改革的起点。我去年11月底带着政协经济委调研组在浙江杭州、嘉兴、湖州三个市进行土地确权后的调查。那里的土地确权搞的比较早,结果发现,农民高兴的放鞭炮啊。农民认为自己有了宅基地的经营权证,有了宅基地的使用权证,有了房产证,兴高采烈。老人回忆跟当年土地改完的情况一样,而且比当时还热烈,鞭炮声到处都是,我们去的时候地下还有鞭炮。农民心里踏实,扩大养殖业,扩大种植业,愿意进城做工的做工,愿意经商的经商,而且城乡收入大幅度缩小。
我在嘉兴市的县级市平湖做调研,在土地确权以前,城市人均收入和农村人均收入之比是3.1:1。土地以后了,城市人均收入和农村人均收收入之比变为1.9:1,这个变化之大,主要是农民的收入提高了。我们就问了,农民收入怎么会提高呢?农民说,有了产权就有财产性收入了,我土地转包出去、入股出去后,我城去打工,就多了一份收入。宅基地,我们在平湖市看到,房子都拆掉了,都盖成四层楼高的房子。我问盖那么高干嘛?农民说:出租啊。很多农民都是这样的情况,就是说,一层楼租给外来人开店、开作坊,二三四层楼自己住。自己家人口没那么多,其中任何一层都可以出租,租给别人住、租给外地人住,租给嘉兴市在城里上班的大学毕业生住。公共汽车也通,收入就增加了。
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土地确权之前要重新丈量土地。丈量土地这个情况就不一样了,重新丈量发现,丈量的结果是耕地多了20%。我们当时问了,农民他也不隐瞒,干嘛会多了?第一,当初承包开始的时候,地的好坏差别很大,所以呢,坏地两亩算一亩,好地一亩算一亩,结果30年的承包,土地都改良好了。土地改良以后,所以这次丈量土地好坏全是一亩,没有坏地,所以这个土地就多了。
第二个原因是,过去的田是一小块一小块的,有田埂。田埂不算,田埂两边被太阳遮住了、遮荫了,不算,都刨掉。三十年以来,都是拖拉机耕地,田埂就算土地了,两边遮荫的部分没有了,土地就多了。
还有第三个原因,就是当初有农业税,所以最后报地的时候,都是普遍的少报。我一亩三分地就报一亩,家家如此,少交税了。现在土地刚丈量完,大家都公布了有多少地,你想报少也不行,他没有必要少报,他要实报。因为土地入股了,要分红了,你土地少报了自己吃亏。农业税也没了,你有什么必要少报呢。所有这些情况的变化,是农民真正成为市场主体。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