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评论员文章:书写在雪域高原的重建奇迹

2013年11月03日 08:49   来源:新华社   

  人类历史的每一项伟大壮举,背后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挑战与艰辛。仅三年多就基本完成的玉树地震灾后重建,以超乎想象的创造写下雪域高原的人间奇迹。

  走进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玉树新城,一座座藏式民居整齐排列,一条条道路通达宽敞,浴火重生的结古镇以崭新姿态重新屹立在雪域高原。无论是学校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还是扎曲河畔休憩交谈的平静面庞,都传递出勃勃生机与希望,折射出中华民族面对大灾大难不屈不挠、屡创奇迹的坚韧品质。

  不曾忘记,三年多前那场突如其来的7.1级强烈地震,瞬间撕碎了玉树的山峦大地,夺走了2700多人的生命,结古镇几乎夷为平地。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时间作出部署,灾区党员群众奋起自救,社会各界紧急援助,整个中国众志成城,凝聚成抗震救灾的强大力量,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生命凯歌。当余震的烟尘逐渐散去,如何在满目疮痍的土地上早日建起新家园,让灾区群众过上更好的新生活,如何重新构筑三江源的生态安全屏障,党中央在牵挂,玉树人民在期盼。

  作为迄今为止人类在高原高寒地区开展的最大规模的灾后重建,玉树地震灾后重建面临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工程人员匮乏、语言文化障碍等诸多挑战。凭借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支持,依靠坚定的信念支撑,援建人员忍受高寒缺氧,勇于挑战身体、环境的极限,不但如期完成近3万6千平方公里受灾面积重建,更是以超前的建设标准,将玉树提升到一个全新发展阶段,创造了我国乃至世界灾后重建史上的奇迹。

  灾难制造了毁灭,战胜灾难便成就了超越。“片区式”的社会管理创新,一家一户“按需下单”的特殊设计,充分尊重民意的人性化模式,精神重建与物质重建并重的方式等,大大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活条件,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团结和睦。在一次次灾害考验中,救灾速度明显加快,重建效率显著提高,救助模式趋于成熟。这得益于近年来抗灾救灾经验的积累,得益于国家综合性投入的加大和体系机制的完善,集中体现了党中央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纵观玉树地震灾后重建,“科学”一词贯穿始终。从震后第57天国务院就批准印发的重建总体规划,到重建过程广泛应用环保材料、技术,尽最大努力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从三江源头生态修复到全面升级藏区的经济模式和产业类型,各族干部群众用强有力的行动,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这是对自然灾害的深刻反思,是对未来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积极探索。

  灾难已经过去,抗震精神长存。“汶川不哭”“玉树不倒”“舟曲加油”“芦山雄起”……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公民,举国上下坚韧不拔,同舟共济,从灾难的伤痛中崛起,在破碎的土地上奋发,重建城市、重筑家园,续写生活篇章、放飞新的梦想。希望,从来不因苦难而磨灭,梦想,更因奋斗而愈发真实。历经沧桑的中华民族,就这样铸就了不屈的精神,凝聚了无尽的力量,就这样愈挫愈勇、不断前行。

  “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弘扬不屈精神,发挥制度优势,凝聚奋进力量,让我们携起手来,继续努力,把祖国家园建得更加美好。(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