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完成21万户改造任务 棚户区改造利民生暖民心

2013年11月03日 08:48   来源:西海都市报   

  今年,青海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棚户区改造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把棚户区改造作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重点,从今年起,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21.4万户棚户区改造任务——

  青海新闻网讯

  拆旧建新 圆群众新居梦想

  11月1日,晨练完的老王没有急着回家,而是沿着滨河路一路向东来到五一路,在微电机厂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工地边驻足观看。在老王脚下深深的地基坑中,一派忙碌景象。西边的地基坑中已经布满了用钢筋织成的网,塔吊在坑中忙碌地旋转着。

  微电机厂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是2013年西宁市的重点棚户区改造项目,项目东起北园巷西侧,西临五一路,北至劳动公园,南临滨河路。项目总占地面积25.5亩,规划新建商住综合楼6幢,其中4幢32层,2幢30层,总建筑面积9.9万平方米。

  老王是微电机厂的职工,他的家原来就住在这个大坑上面,五层高的楼房经过二三十年的风霜后,房子又小又破不说,管道老化、无人管理等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个老旧家属院,让他们住着也不舒心。

  去年,微电机厂家属院纳入了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老王和很多邻居选择了回迁。如今租房过渡的老王,时不时就到工地上看看房子建设的情况。同是微电机厂职工的李女士选择了异地安置,她从旧房子搬出来,就直接搬进了位于昆仑东路的保障房小区,如今,一家四口在新房里幸福地生活着。

  据了解,城市棚户区是指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简易结构房屋较多、建筑密度较大、使用年限久、房屋质量差、建筑安全隐患多、使用功能不完善、配套设施不健全的区域。住在棚户区的居民,中低收入家庭比例高,特别是下岗失业、退休职工比较集中。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是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也是凝聚群众的民心工程。

  改造升级 让群众温暖过冬

  沿着西山一巷往外走,原来的老旧家属楼“梳妆打扮”后换了新模样。按照宜拆则拆,宜修则修的要求,我省对棚户区改造坚持整治与新建相结合,对可整治的旧住宅区和规划保留的建筑,主要开展房屋维修、设施配套和环境整治改造。

  西山一巷里的老旧家属院就是棚户区改造项目之一。一进街道口,就能看到两名工人正悬在一幢老旧楼房的外面,一块一块地贴着保温板。红砖裸露的墙壁慢慢被灰色的保温板遮盖住。沿着路往里走,依次是加贴好保温层正在粉刷的老旧楼房,已经全部加贴保温层并粉刷一新的楼房。

  省一建家属楼已经穿上了“新棉衣”,这件棉衣外套让住户车大爷感受到了温暖。车大爷家住五楼,也是楼房的最高层,夏天太阳晒得楼顶发烫,车大爷家也热得坐不住人;冬天,楼顶散热又太快,家里烧多少天然气都不觉得热。

  今年省一建的5幢老旧家属楼,纳入了西宁市棚户区改造项目,5幢楼陆续穿上了“棉衣”,楼房内外也粉刷一新,有了新气象。原来散热快的墙有了保温层,到处走风漏气的钢窗换成了封闭性很好的节能窗,车大爷家的温度提高了三四摄氏度,比原来三四楼的住户家还要暖和。

  今年5月开始,西宁市对兴海路、五四大街、西山一巷、虎台及原铬盐厂等五个片区的棚户区进行综合改造、街区美化综合工程。改造完成后,将有3392户居民受益。

  目前,我省以西宁、海东、格尔木、德令哈等地为重点,正在全面加快推进国有工矿棚户区和城镇各类棚户区改造,努力使群众住房使用功能得到提升,配套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居住质量得到提高,生活幸福感增强。(作者:魏金玉)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