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改编者何仿
何仿,作为《茉莉花》的改编作者而为人熟知。不久前,何老在南京家中去世,享年85岁。《茉莉花》作为其一生中最大的成就,何老生前身后都无法回避一个问题:“这首世界名曲究竟发源在哪?”接二连三的世界级亮相,《茉莉花》的影响力被推至前所未有的高度。苏皖各地由此展开对这首民歌的争抢。
目前,南京方面已然坚称《茉莉花》归自己所有,“言必称江苏民歌”。这让我省一些民俗文化人士颇为“不爽”。日前,凤阳明史专家夏玉润提出,已经找到新证据证明《茉莉花》来源凤阳花鼓,同时他还提出,在历史上,《茉莉花》还是首颇为“大胆”的爱情歌曲。
改编作者去世 《茉莉花》来源引争议
一说起《茉莉花》,就会想起江苏民歌。作为这首歌的改编作者,何仿本人却是出生在安徽省天长市。 1928年2月,何仿出生在安徽省天长市石梁镇。幼时受母亲影响,何仿对音乐非常感兴趣。 1941年,他加入新四军,并于次年调进淮南大众剧团。建国后,何仿曾在华东(第三)野战军政治部文工二团、华东军区解放军剧院、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工作。写就的作品有《前进在陆地天空海洋》、《五个炊事兵》、《我的名字叫中国》等。最出名的莫过于这首改编作品——《茉莉花》。
从90年代开始,这首改编后的《茉莉花》唱响全国。1997年香港回归交接仪式上,《茉莉花》作为重要曲目被演奏。此后,众多世界级亮相让这首民歌引起苏皖多地关注。据媒体报道,2013年9月25日,何仿因肺部感染在南京家中去世。事实上,无论何老生前身后,关于《茉莉花》起源何地,一直争论不休。
71年前发现母本80年代唱响全国
根据何仿的回忆,他发现《茉莉花》的母本是在1942年。当时已经进入淮南大众剧团的何仿来家乡举行文艺汇演。一天下雨,无法演出的何仿便和战友一起在金牛山一带找民间艺人采风。途中偶遇当地一位老先生。老先生随即操琴唱了一首当地的民歌。只有14岁的何仿立即被打动,随即开始记录学习。据老艺人介绍,这首民歌名为《鲜花调》,也就是后来《茉莉花》的母本。
建国后,1957年南京军区组织大型文艺汇演。在民歌曲目中,何仿想起了当年采风获得的《鲜花调》,改编歌词和部分曲调后,进行演唱。在当年的汇演中获得成功。随后,这首改编作品又被灌制成唱片。进入上世纪80年代,这首歌由苏州著名歌唱家程桂兰用方言演唱,风行大江南北,并首次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认知。
(责任编辑: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