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制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

2013年11月13日 10:53   来源:天津日报   

  记者获悉,为正确处理天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本市制订了《天津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目前,市民可登录市规划局网站对方案进行评议,提出意见建议。规划提出,按照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区县历史文化遗产、不可移动文物四个方面对天津市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保护。

  历史城区保护是重点

  历史城区的保护是此次规划中的一项重点。历史城区整体上的保护内容包括城市空间轮廓、建筑高度控制、开放空间、路网格局、河湖水系、交通体系、市政设施等方面。记者了解到,规划中将历史城区分成三类特色风貌区:一是传统特色风貌区,依托中式传统建筑群落,展现明清时期卫城格局并富有运河文化、市井文化等天津地域文化特征的中国传统城市风貌特色片区。二是异国特色风貌区,依托原九国租界内展现异国风情的多元特色街区,形成集中展现近代天津城市风貌、富有异国情调的特色片区。三是北洋特色风貌区,依托北洋时期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西洋城市规划的先进理念,第一个自主规划建设的城区——原“北洋新城”遗留的城市格局,形成展示近代天津城市风貌、人文气息浓郁的特色片区。

  在对历史遗存下来开放空间如原法租界的中心公园、原英租界的维多利亚公园、原河北新区的中山公园等加以重点保护的同时,规划提出增加新的开放空间系统,通过3条主线(海河、西沽公园至天塔湖公园、北宁公园至文化中心),联系各个特色风貌区,串联7个滨水特色空间(三岔河口、老城文化、意奥、日式、法式、英式和德式风貌开放空间)与12个特色开放空间(中山公园、估衣街、鼓楼、静园、劝业场、中心花园、西开教堂、小白楼风情街、抗震纪念碑、民园体育场、土山花园、睦南花园)。

  加强保护14个历史文化街区

  规划明确提出加强对14个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分别是:老城厢、古文化街、估衣街、海河、一宫花园、鞍山道、赤峰道、劝业场、中心花园、承德道、解放北路、五大道、泰安道和解放南路历史文化街区,要求完整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空间格局与风貌。对于历史文化遗存比较丰富、文化特色比较明显的蓟县县城、杨柳青镇、葛沽镇、独流镇、果香峪村、西井峪村、陈家口村、大神堂村,则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加以保护。其中,蓟县县城作为市级历史文化名城加以保护,杨柳青镇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加以保护,葛沽镇、独流镇作为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加以保护;西井峪村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加以保护,陈家口村、大神堂村作为市级历史文化名村加以保护,结合各自需要保护的主要内容,建立相应的保护体系和保护措施。

  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

  在文物保护和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方面,全市已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独乐寺、大沽口炮台、望海楼教堂、义和团吕祖堂坛口遗址、天津利顺德饭店旧址、天津广东会馆、天津劝业场大楼、天妃宫遗址、石家大院、京杭大运河、千像寺造像、盐业银行旧址、法国公议局旧址、梁启超旧居及京杭大运河,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268处,天津市区、县文物保护单位187处,总计470处。历史风貌建筑746处(含不可移动文物139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342项

  为保护与发扬传统文化,规划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进行了专门的阐述。据了解,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342项,其中外围区县110项。规划提出,要保护和传承以杨柳青木版年画、“泥人张”彩塑、“风筝魏”风筝、津门法鼓、天津时调、相声、评剧、京东大鼓、汉沽飞镲等为代表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皮影戏、宝坻高跷、大沽龙灯、小王庄村吹打乐、宝辇花会、天立独流老醋传统手工生产工艺等为代表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还提出对传统商业老字号进行重点保护,包括饮食、餐饮、医药、鞋帽等行业,如狗不理、桂发祥、耳朵眼、利顺德、起士林、稻香村、老美华等。

(责任编辑:石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