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进一步完善监管联动机制
据了解,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委决定集中开展六项专题活动,组织开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深化配套行动专题工作为其中之一,涉及的单位有全市31个部门,其中包括27个行政许可审批部门。
活动开展近三个月以来,专题工作稳步推进,工作方案中的几个工作目标也在逐步实现,其中已于9月底前出台商事主体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年报备案制度、问责制等配套制度;监管联动机制正在进一步完善中;商事主体登记监管暂行办法已报市法制办审查,计划于11月底前出台;商事登记及许可审批信用信息公示平台的开发工作计划于12月底前完成。目前,各相关单位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配套审批及监管制度正在建设和完善中。
六成审批项目实现改革目标
据统计,全市27个行政许可审批部门中,除7个部门反映本部门没有与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相关的审批项目外,其他20个部门报送了238个审批项目。其中涉及到改革的共130个项目,分别为可取消项目29个、可简化要求或者提速项目99个、可委托给专业机构的项目为2个,在130个涉及到改革的项目中,正在进行改革的有49个,已完成81个,有 62.3%的审批项目已实现改革目标;其他不涉及到改革、没有变化的项目108个。
市编办相关负责人的发言显示,截至11月13日,只有11个部门按要求制定了与改革相配套的行政审批制度及监管制度改革方案并报给了市编办,其他部门尚未按要求报送。
这位负责人说,在审查这些报送的方案过程中,他们发现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方案推进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行政审批部门改革工作推进力度与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目标尚有差距,需进一步推进;二是报送的相关审批制度改革方案存在内容不具体、不明确以及覆盖范围过窄的情形,不能达到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预期目的;三是个别部门监管制度改革方案创新能力不够,相关监管措施与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形成的监管风险点针对性不强。(记者苏海强)
(责任编辑:秦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