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围城 重庆古镇怎么打好文化这张牌

2013年11月27日 09:12   来源:重庆日报   彭瑜

年轻的长寿古镇一角。 (长寿古镇供图)

《闯关东》剧组在江津白沙码头拍摄。(江津区委宣传部供图)

  古镇见证着地域文化的延续,是珍贵的文化遗产。而今,它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催生了古镇经济。

  目前,我市有1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和28个市级历史文化名镇。我们该如何保护传承这些古镇的历史文化,同时又发展好古镇经济?日前,记者奔赴我市各地古镇一探究竟——

  1问

  地产围城,古镇如何突围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龙潭古镇有2200多年历史,然而古镇的保护与开发一直写在文件里。

  去年9月,作为桃花源5A景区的主要“操盘手”,龙潭镇党委书记熊伟又负责龙潭古镇的保护与开发。

  熊伟不负重托,去年11月,古镇旅游景区建设正式启动;去年12月,龙潭又抱回4A级旅游景区授牌;今年9月28日古镇开街……

  “名不副实。”面对成绩,熊伟却这样形容龙潭古镇。

  熊伟这话不是谦虚,站在山巅眺望龙潭全景,古镇已被钢筋水泥建筑包围,古建筑群里间或耸立着砖瓦房,巴掌大块地儿却成了“麻花脸”。

  同在酉阳,因兴建乌江彭水电站,龚滩古镇整体搬迁,从规划、设计到复建,一条街、一间屋的布局、大小都原样照建;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是编号还原。

  “复建工程让古镇得到了极大的保护。”龚滩镇党委宣传委员冉启胜称,古镇的川主庙、冉家大院、石板街,以及150余堵风火墙、200多座四合院、50多座吊脚楼,不但受到了保护,还得以修缮和提升。

  然而,乌江对岸的船夫牛会义却更喜欢夜幕下的龚滩。他告诉记者,白天放眼一望,首先看到的是新场镇的白色水泥建筑,而古镇正好在它的“胯下”。老牛认为,这一抹亮色正好成了古镇的“败笔”。

  “龚滩这样整体复建的古镇也难逃现代建筑的侵扰。”一位游客称,在很多古镇,钢筋水泥已步步紧逼古建筑,所谓的古木楼、石板路、风火墙等已被肢解得支离破碎,不少古镇与新兴场镇已彼此混杂。

  熊伟坦言,因为缺乏有效规划和保护,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古建筑破损、破坏、拆建的现象严重,古镇地盘在逐渐萎缩。

  如何坚守古镇最后的地盘?熊伟在龙潭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圈地”行动——在古镇四周安置四块保护碑,划定核心景区,控制建设区和环境协调区,明确古镇的保护范围,也就是先把古镇圈起来,然后再来保护、规范和开发。

  如果说千百年的古镇在城市化进程中变得有些落寞,而长寿古镇800亩全然一新的明清建筑群,无疑会让游客眼睛一亮——这里有着“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情,全无“古道西风瘦马”的萧瑟。

  然而,当人们惊叹新古镇做出旧味道时,长寿古镇的周围却同样耸立起一幢幢钢筋水泥建筑来:保利来了,金科来了,东海等地产商也来了。

  “在800亩古镇开发项目外,我们还有1200亩旅游地产项目。”长寿古镇开发公司营销策划部的负责人介绍,耗资近10亿元的古镇是不挣钱的,投资商的盈利点就在住宅上。她告诉记者,长寿古镇走的就是“旅游地产”的模式。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长寿古镇也将被地产所包围!地产围城真是古镇的宿命?

  “门票经济不再是古镇旅游收入的主要来源。”熊伟也称,依托古镇开发地产,现在成了古镇经济的重要抓手。

(责任编辑:石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