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长沙一文化园群鱼缺氧 市民自备“神器”抓鱼

2013年12月05日 13:28   来源:三湘都市报   

12月4日下午,在长沙西湖文化园内,不少市民拿着自制的捕鱼器来围湖捞鱼。

  本报12月4日讯 长沙王女士今天在游西湖文化园时,遇到了件蹊跷事。曾被抽干水还曝晒过的湖里,竟然出现了大量的鱼,还成群结队地游到水面上来“晒太阳”,引来市民围捕。但专家提醒,请不要捕鱼,否则曾经给长沙市民带来欢乐的白鹭群就不会回来了。

  市民自备“神器”围湖抓鱼

  “昨天就听邻居说这里能捞鱼,这不,和同伴一起过来凑凑热闹。”市民王娟说。

  湖岸边,陆陆续续围满了人。有市民把竹竿和捕鱼网捆绑在一起,确保能伸得更远;还有的市民,索性拿洗菜用的筛子来捞鱼,口中直呼好玩。

  记者沿湖行走,发现捞上的鱼都是小鱼仔,最大的还不到一斤。当问及这鱼能不能吃时,市民都笑呵呵地说道,“朋友吃过了,没事的,要有事,这鱼就不会在水里生龙活虎的了。”

  湖水曾被抽干,居然有鱼?

  据附近居民回忆,这里曾是咸嘉湖鱼场,在2010年公园提质改造时,鱼场的水都被抽干了还曝晒了几天,“真是不敢相信,这里还会有鱼可以捞。”

  湖面无端蹦出这么多鱼儿,这是为何?记者来到园林管理方、长沙城投物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湖中有鱼很可能是给湖注水时,水中带有鱼卵,日积月累形成的。鱼群之所以抬头,与长沙的天气有关,“这些天长沙的昼夜温差很大,造成水中氧气不足,鱼儿才会游到水面来透气。”对此,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肖调义也表示赞同。

  长沙城投物业的负责人表示,等公园的配套设施完工后,会对湖水清淤,并将投放更多的鱼苗,“目前公园的设施还没有完成,暂时只能局部开放,预计明年5月份会竣工,希望市民不要冒险来捕鱼。”

  专家说法

  只要有鱼,白鹭就可能回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几年前,河西的居民经常能看到咸嘉湖鱼场成群的白鹭连排戏水,展翅翱翔。当地居民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告诉记者:“那时的画面很美,不知道这些白鹭跑哪去了,它们还会回来么?”

  “只要湖里有鱼,白鹭就可能会回来,”肖调义说,白鹭很聪明,会选择适合它们的环境来生活。西湖文化园以前的气候能满足白鹭的需求,如果湖里出现它们的食物就可能回来。

(责任编辑:宋雅静)

鍒嗕韩鍒帮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