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初中生纠错教材:外国作家年龄自相矛盾

2013年12月18日 10:54   来源:现代快报   黄艳

人物时间自相矛盾

三点水变成了两点水

多了一个“曲”字

  “教材出错了!书上的生卒年份显示作家莫顿·亨特活了56岁,可文章开头就说了‘时隔五十七年’。”近日,南京两位初中生致电现代快报96060热线,指出“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语文教材中的错误。此外,还有老师指出在该教材的199页上,多了一个“曲”字。

  初中教材哪错了?

  作家年龄自相矛盾,还有错字、多字

  赵天泽是南外河西分校初一(1)班的学生,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前段时间,语文学到了第十七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同学夏培元发现了作者的生平跟文章内容不符。“书上说,莫顿·亨特是1927年出生,1983年去世,这样他就是活了56岁,可文章的开头讲的是57年前!”浦口三中学生朱泽阳也认为教材出错了。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该文开头是这样的:“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在页末标注:莫顿·亨特(1927-1983)美国作家,心理学家。

  还有一位快报读者表示,这一版的语文教材中,79页何其芳的《秋天》一课中,“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包括注释6对清冽的解释,都是两点水旁的冽,但是不少人在网上查到清洌的洌是三点水旁的。

  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南京第三初级中学滕之先表示,师生们还发现另外一处错误:该教材的199页上,冰心的《繁星》《春水》,开篇的小诗里多了一个“曲”字。书上这样印着:“曲星星”。

  出版社回应

  明年的教材中将会进行改正

  昨天下午,现代快报记者联系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在把三处疑问反馈到相关编者处之后,出版社答复:小诗开篇的“曲”字确实是编校错误,是多出来的一个字,这在下一版2014级初一学生使用的教材中会进行改正。

  而莫顿·亨特的生卒年份,“我们还在查证之中,这位作家之前大家了解得不多,资料不全,所以已经在想办法向源头去求证。”

  工作人员表示,关于清洌和清冽的用法,学术界也有不同的看法,因为意思比较接近,出版社现在也在想办法把问题搞清楚。“我们承诺肯定会在明年重印前把明确的答案告诉大家。”出版社方面还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目前的教材版本经常得到师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包括编校上的一些失误,他们会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并做出反馈。

  小学教材也有错

  战国人吃葡萄

  三国时用上桌子

  安阳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刘朴兵表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的小学语文课本上,多处课文配图出现史实性错误。”

  六年级下册《语文》中的《七步诗》背景图中,魏文帝曹丕是垂足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而椅始源于魏晋和隋朝,直至唐明皇时期开始才形成有靠背的椅子。

  四年级下册《语文》中的《手不释卷》插图中,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据桌读书,其坐势是垂足坐,而且画中出现的桌子是唐代以后才有的。吕蒙手中拿着一本册页书,将两汉三国时期的书籍画作简策为最佳,其次为卷轴,而册页书则是错误的。

  三年级下册《语文》中的《西门豹》插图中,一位年轻女性手捧托盘,盘中放着一串葡萄。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发生在战国初年,而葡萄是300年后才传入内地。三年级上册《语文》中的《盘古开天地》插图中,画着一个火红的太阳,太阳之中绘有一只两条腿的彩色小鸟。而在中国的神话传说和民俗中,三条腿的乌鸦才是太阳的象征。记者了解到,江苏小学生并不使用该版教材。

(责任编辑:石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