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编办成立审改组为放权“割肉”

2014年01月13日 15:10   来源:北京青年报   林艳

  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简政放权,提高办事效率,强化依法监管。——王安顺

  导读:当下,北京治理“大城市病”的攻坚战正在向纵深发展,而全面深化改革,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正是首都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为治理“大城市病”创造良好政策空间和社会环境的战略性对策。不管是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割肉”放权,还是在增加农民财产权方面的种种探索,最终都是在释放改革红利,惠及全体市民。

  “一亿元以上的教育项目市里不再审批”

  原来一亿元以上的教育项目,我们要初审7天,市里审20天,现在这20天没了,我们自己批。

  “一分钟就拿到临时身份证了。”2013年圣诞节前,一位刚办好临时身份证的中年男子快步走出朝阳公安分局服务大厅,“一分钟”的速度快得出乎他的意料。

  2013年8月,北京市明确将“公民申领临时居民身份证”这项行政审批事项,由市公安局下放到区县公安机关。同时由市级机构下放到区县的,还有其他140多个事项,涉及民生、企业、生产、生活、投资等各方面。

  “过去市里确实管得面太广,现在一些事项下放后,我们区里关注的项目,就要加快审。”朝阳区发改委投资科的工作人员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

  “豆各庄项目批下来了,太阳宫还没批……”刚进入2014年,离下班还有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朝阳区发改委投资科电话依旧响个不停。这个办公室承担朝阳区所有投资项目的初审。除了初审工作,过去一年市发改委下放的项目,也都由这里接走。该科负责人说,原先市里七八个处室负责的工作,由他们这一个科室接应,投资科现有6个正式编制。

  在众多房产开发项目聚集的朝阳区,行政审批改革的反响如何?朝阳区发改委投资科的工作人员表示,改革时间尚短,但发展的“加速”她能预见,“原来一亿元以上的教育项目,我们要初审7天,市里审20天,现在这20天没了,我们自己批”。

  审改组:行政放权的“割肉操刀手”

  过去一年,审改组成员在和各部门进行谈判时,都需要先进行一场有关行业权威性的博弈,并且还要深思一个问题:某项审批若被强制取消,后续的管理怎么办?

  行政审批改革常被比喻成“割肉”,其难度可想而知。对于这项改革,市编办行政审批改革组(简称审改组)工作人员最常用的说法是,“这事很复杂”。

  审改组是政府“割肉”的实际“操刀者”。2013年6月,审改组火速组建,截至目前,他们的工作成果清单是先后下放和取消两批行政审批事项,共计352项;投资流程由过去的300多天压缩到平均109天。

  “比如设计图纸,有国家强制性标准在,只要通过监管设计单位就可以了,为何还要每一个项目都拿一张张图纸去审批。这件事虽然你是行业主管部门,但又不是专业机构,你是行政人员,又不是技术人员。”在“割肉”进程中,审改组很清楚,一些部门长期保留着不合理的审批项目,早就应该取消。

  对于“层层审批不易出问题”这样的观点,审改组更不能赞成,他们看到有些部门一年8000多个审批量,就4个人在审。而这些事项即使一一经过审批环节,照样还有出问题的,“但许多部门把审批当作唯一的管理方式”。

  事实上,政府在自己身上每“割”一块“肉”,相关部门之间都需要“复杂”的谈判过程。

  “一个事项从头谈到尾,谈了老长时间都不见得能精简下来。因为任何一个环节,你认为可以精简,不见得行业主管执行部门愿意精简。”

  过去一年,审改组成员在和各部门进行谈判时,都需要先进行一场有关行业权威性的博弈,并且还要深思一个问题:某项审批若被强制取消,后续的管理怎么办?

  “审批取消后的监管工作,还得由行业主管部门来承担,也不是市编办来管。”对于博弈中的微妙之处,审改组工作人员解释。

  落实放权“开弓没有回头箭”

  第三批也是未来即将放权的内容,除了承接中央第三批下放的事项,还要面临很多硬骨头要“啃”,即释放真正“含金量”高的项目。

  改革仍在进行中,到底还有多少事项需要清理?

  北京市副市长李士祥在2013年对行政审批改革的安排里提到,下一步要编制一本《行政审批目录》。

  改革“操刀手”审改组则表示,制定这份目录的压力很大,并非只是简单的数量摸底问题,其中蕴含了各部门之间的权责博弈。

  根据市编办审改组的工作人员介绍,2013年他们第一批取消的246项确实基本是在比照中央的情况取消和下放的,第二批106项才是和本地各部门协调,大家“自我割肉”出来的结果。“前两批项目中确实有强制性让放权的,有逼着部门做的。但逼了两轮后,还继续逼吗?”审改组的一名工作人员说。

  第三批也是未来即将放权的内容,除了承接中央第三批下放的事项,还要面临很多硬骨头要“啃”,即释放真正含金量高的项目。

  目前,仅剩4名工作人员的审改组不得不面临更大的挑战。有一堆问题摆在他们面前:社会舆论对改革“含金量”的期待,但是“含金量”高也意味着权力集中,这些事项怎么突破?在与政府部门的放权博弈中,长期累积的“官本位”和“长官意识”,如何仅靠谈判去扭转?政府部门长期以审批代监管的单一管理方式,审批放了之后,都该怎么管?

  对于如何啃“硬骨头”,市政府已经亮出了决心。去年10月召开的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会上,市长王安顺讲话时特地引用两个有力的比喻:一是推进改革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另一个是政府工作贵在行动、重在落实,“开弓没有回头箭”。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