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交票价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价格交予市场

2014年01月14日 09:09   来源:北京青年报   范辉

  此次北京市委全会对多项与民生相关的价格调整做出了明确指示,表示要建立起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其中对于公共交通票价的调整,指出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公共交通价格将建动态调整机制 

  王安顺市长指出,目前本市95%以上的产品价格都是由市场决定,由政府实行定价或指导价的主要为水、电、气、热等资源性产品和公共服务产品,但政府定价调整相对缓慢,不利于正确引导社会需求,城市运行保障和公共服务都承受着较大压力。为改变这一现状,此次市委全会明确表示,指出要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在公共交通方面,将完善公共交通票制票价体系和动态调整机制。

  交通部门已启动调整公交价格调研 

  此次“完善公共交通票价动态调整”,是对近来公共交通将如何调价的回应。目前,交通部门已启动调整公共交通价格的调研,正在酝酿中的地铁差别化票价方案包括分高低峰时段计价、按里程计价、普遍调价和按运营区段价格有涨有降等四类。对于公共交通定价方案,政协委员和行业专家纷纷表示,真正合理的提价方案应是制定一个动态、可持续的价格体系。

  北京从2007年开始实施公交低票价政策,随之而来的是财政补贴连年增长和财政负担不断加重。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3年,北京公共交通补贴逐年递增,由128亿元增至180亿元以上。相较而言,上海、广州和深圳每年的公共交通补贴分别为37.3亿元、18.3亿元和14.6亿元。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就此指出,在当前财政收入增幅较低、财政支出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如果维持这样的低票价和财政补贴,负担会不断加重,难以持续。

  公交票价调整将遏制财政补贴过快增长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唐任伍提出,民生不等于福利,发达国家追求超前福利导致危机的教训也在警示我们,盲目追求超前福利,则会“欲速则不达”。市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召开时,委员们建议要建立公共交通票价定期调整机制,体现市场价格的调控作用,遏制财政补贴过快增长势头。此次市委全会对于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产品及资源性产品存在的定价问题,明确指出要“修订政府定价目录,调整价格听证目录和成本监审目录”。

  水、电、气、热、垃圾处理等将推进价格改革 

  《决定》还提出,修订政府定价目录,调整价格听证目录和成本监审目录。利用差别化、阶梯式等手段,积极稳妥推进水、电、气、热、垃圾处理等领域价格改革。健全资源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反映环境损害成本的环保收费标准和行业管理制度,进一步促进节能减排和产业转型升级。

  改善民生 

  加快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保险 

  《决定》原文:健全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制度,完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加快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保险,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解读: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养老保险处副处长张辉介绍,企业年金相当于一种补充养老保险,当企业职工退休时,将会领取到两份养老金,享受到更高的养老待遇。而职业年金的概念与企业年金类似,在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后,也需要相应建立职业年金。

  目前,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相当滞后。截至2013年6月,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不到6万个,覆盖职工人数只有1957万人,仅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的6.29%。而北京的情况稍好,但大多数集中于石油、电力、烟草类等经济实力比较强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及其他企业建立年金计划的就比较少。

  实际上,从今年起,开始实施了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优惠政策。这正是政府鼓励企业建立年金计划的重要表现。

  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 

  《决定》原文:推进优质校一体化办学、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

  解读:“名额分配”是指把优质高中的招生名额分配到普通校。通过优质高中的招生名额下放到区域内初中,使区域内所有初中校的学生都有可能通过努力升入优质高中。这样,相对薄弱的初中校学生上优质高中的机会将大大增加,有利于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的直接目标是为了能够让孩子考入一所优质高中校。本市提出,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就是要通过推进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缓解“择校热”问题。

  近日,教育部提出,将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为依据的招生方式,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

  目前本市已经在积极推动优质高中名额分配政策,2013年,优质高中校名额分配比例已由原先的10%至12%提高到12%至15%。

  引导三甲医院等医疗机构在郊区布局 

  《决定》原文:坚持公立医院改革的公益性方向,加强医保、财政和价格政策协同,积极稳妥推进市和区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支持引导三级甲等医院等优质医疗机构在郊区布局。

  解读:去年,北京市卫生局公布北京优质医疗资源向外疏解版图。根据市卫生局规划,2015年大医院外迁逐步完成。比如位于宽街的北京中医医院将整体搬迁至朝阳区垡头;天坛医院将搬迁至丰台花乡,2015年交付使用。目前地处天坛公园附近的口腔医院将整体搬迁至丰台区马家堡附近,而此前地坛医院已从北二环迁至机场路附近。

  市卫生局还规划,未来北京市将在10个郊区县建成10座区域医疗中心,其中包括顺义区医院、大兴区人民医院、延庆县医院等。门头沟区医院作为区县医院升级改造的试点已完成建设。

  三甲医院郊区办分院。据了解,北大医院南院区将落户大兴新城,友谊医院将建立顺义院区,朝阳医院将在常营地区建分院,同仁医院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院区将进行扩建,安贞医院将在朝阳区东坝建分院。

  积极引导群众租房 解决住房问题 

  《决定》原文:健全符合首都城市发展阶段性特征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立和完善基本住房制度,积极引导群众通过租房的方式解决住房问题。改进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监管机制。

  解读:目前,北京公租房租金实行“市场定价、分档补贴、租补分离”,即公租房租金按照略低于同地段、同类型住房的市场租金水平确定,但政府将根据承租家庭收入水平等情况给予一定的租金补贴。从补贴额度来看,最高达95%,最低也有10%。

  为了扩大房子来源,除了新建之外,北京开始试点从社会筹集房源,大大便利了公租房承租者,这些人不需要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圈,就能够住上公租房。2013年,公租房、廉租房并轨申请,不仅简化了申请程序,更是实现了申请、轮候、配租全统一,大大提高了公租房运转效率。未来,非京籍人士也能够在越来越多的区县申请公租房。

  北京未来要建立“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住房体系。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