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210名新任领导接受封闭培训 带马扎上课

2014年01月16日 03:40   来源:人民日报   

  冬日的延安,寒风料峭。

  一个月前,陕西省新提拔的210名副市厅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县(市、区)党政正职在这里参加了封闭式的“延安精神再教育”专题培训班。他们要列队到现场教学点,像小学生一样带马扎,随时坐下来学习;所有学员统一住小单间,吃自助餐……

  提高履职水平,减少“本领恐慌”

  当时正值年末,各项工作繁忙。陕西省委把新任干部集中起来进行延安精神再教育。这么做有必要吗?

  “多年在机关工作,整天忙于应付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几乎没有集中时间静下心来系统学习政治理论。”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苏园林说:“新岗位提出了新要求,培训是为了减少‘本领恐慌’。”

  在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冯力军看来,干部职级越高,责任越大,遇到的矛盾越复杂。因此,必须尽快把政治素质、理论思维、工作能力和道德水准提高到与职级相适应的水平。否则难以胜任新的岗位。

  “而从干部成长规律考虑,越早培训,效果越好。”冯力军说,加快推进“三个陕西”建设,重中之重是把各级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好。

  吃透延安精神,为思想补补钙

  学习期间,现场教学、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丰富的教学方式,让学员感悟颇深。

  简陋的土炕窑洞,朴素的木门油灯……看到这些物件,陕西省农业厅的白宜勤感慨良多:“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延安,是当时中国最落后、最贫困的地区之一。极端困难的环境,锻造了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特殊品格。抗大精神、南泥湾精神、整风精神……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这些延安精神就是最富‘钙离子’的营养剂。”

  尽管现在生活条件变好了,但陕西依然存在贫困县,还需要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如何让新提拔领导干部更好地掌握到精髓呢?

  在5天时间里,省委组织部安排了专题讲座、现场体验、交流研讨等内容,晚上还要进行小组讨论。在班次设置上分级分层,针对不同培训对象,分别设置正厅班、副厅班、县区班三个培训班次;对具有共性要求的课程进行合并授课,对各班所安排的特色课程进行分班授课。其中正厅班、副厅班突出学群众工作的领导方法,县区班突出讲群众工作的实践能力。

  践行延安精神,解决好民生问题

  “如何践行延安精神?对子洲县来说,最根本的是要把老百姓的民生问题解决好。”子洲县人民政府代县长叶庆隆告诉记者,“子洲县将逐步提高新农合参合率和筹资标准,农民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处于经济社会爬坡阶段的子洲县,需要全体干部群众顽强拼搏、艰苦创业。”

  作为延安精神的发源地,陕西省更注重将延安精神和工作实践相结合。省委常委会《整改工作方案》第二项就是抓好延安精神的学习教育,要把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作为班子建设的压舱之宝。

  2013年12月15日,叶庆隆乘火车离开延安,他说:“刚报到时觉得5天的集中封闭培训时间有点长,现在觉得还没学够呢。”

  按照陕西省委要求,从今年开始,今后每年11月都将组织新提拔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到延安接受延安精神再教育。接下来注重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将采取理论学习与体验感悟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日常教育相结合、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责任编辑:彭博)

精彩图片